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问道无常> 第四章 南园鹤鸣 全真始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南园鹤鸣 全真始兴(1 / 1)

马从义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要说做梦嘛,原本是当不得真的,可是那是今年正月初一的梦,所以我想起来就未免多心。那是正月初一将近凌晨的时候,除夕守岁原本睡得晚,又加上白天忙碌,约摸四更时分我才朦胧睡去,似睡未睡之时却听到窗外一片奇异之声,我担心家人守岁或者燃放爆竹之时引发园中走水,就起身去看,隐隐地就顺着声音走向我宅中的南园,越走前方越是光亮,慢慢走着就好像走进一片红光之中一般,这时声音却更加清晰,原来却是鹤鸣之声。我缓缓走进园子,只见在南园池边荷花之中,有几只仙鹤正在水中嬉戏,有的还跑到岸边的草地上欢鸣不已。我正要走近,却感觉到眼前阳光一闪,不由就惊醒了。道长倒替我解解,这梦是吉是凶?”

“好梦,好梦!”没想到王重阳听罢大喜:“若从世俗家居来讲,仙鹤齐鸣自然是夫妻感情甚笃,有琴瑟和谐之寓意。”此时夫人还陪在旁边,听了这话觉得自己在这实在不妥,就借了催家人看茶的机会回房去了,只留下马从义陪了王重阳和周伯通在客厅之内。王重阳继续说道:“从道家修为来讲,鹤乃仙禽,古人早已有仙人骑鹤飞升的记载,仙鹤一向被视为成仙得道、益寿延年的吉兆。你说这岂不是好梦?”说到此处,看向马从义,“不如就带我去这南园看看可好?”马从义当下答应,带着王周二人向南园走去。

这马家庄园方圆约有十里,坐南向北,北面入门处是一个小园子,园中有花草树木、假山鱼池,二进院内是马家老小居住的地方,再向南去则是一个大花园,园中绿草如荫,东南角上是一片池塘,此时正是池中荷花开放的时节。园子沿墙四周种了整排的柳树,树身粗大,倒有几十年的树龄。此时正值七月,原本酷热难当,这园中绿柳轻拂,水流缓缓,倒颇为凉爽雅致。

“好园子!”王重阳看了,不住口地赞道,又扭过头来看马从义问道:“从义,你想拜我为师,可曾想过如何修行?”

马从义听王重阳这么问,低头去想了一会儿才说道:“道长,我平常虽有向道之心,读到书中神仙得道之事也是十分羡慕,心生向往。如今因为知道寿不久长,所以更是想求得长生之法,不过于修行之法,却从来没有得过什么传授。一切全凭道长指教。”

王重阳缓缓点着头,说道:“长生虽然不是修道的目的,修道却有达到长生之功劳。你如今若只求长生,只于居家之中练习呼吸之法或可奏效。若想全心修道,倒恐怕要先寻得一个清静之所。”

“只练呼吸之法就能长生吗?”马从义问道。

“我只说或可奏效。”王重阳说道。

“就是说不一定了?”马从义又问道,“那全心修道呢,可于长生有益?”

“修道,修身,修心,身心调和,自然于长生有益。”王重阳说,“更有得大道者,脱去此身形体羁绊,脱死籍,入仙班,聚则为形,散则为气,又何止是长生呢!”

“如此,我自然是选择全心修道。”马从义原本虽然一心向道,却于修法之上懵懂,此时听了王重阳释义,心中刹时明了,即刻说道。

“全心修道,先须寻一清静之所。”王重阳说,“我看此处地气甚佳,又有你鹤梦预兆,如果就于鹤鸣之处建一所草庵,静修、打坐都可免受外界打扰。日后若有好道者前来共修,倒也是一个道友相伴的好修行之处。”

“就依道长所言。”马从义当下唤了管家过来,让他召集工匠役夫按照王重阳的指点图示,在这南园之中荷池旁边选了一个位置,要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修建起一所道庵来。

那管家领了命,原打算就去外面寻找工匠役夫,刚走到北门小园,看到夫人正从房中出来,连忙站住行礼问安。

“你这急匆匆地去做什么?”夫人素知管家稳重,此时看他脚步匆忙,不由问道。

“夫人,员外和道长想在南园建一座草庵,我正要去召集工匠筹备。”管家说道。他知道马家的事夫人一向倒能做一半的主,此时自己觉得这园内建庵一事实在颇为荒谬:原本好好的庄园,恰好似山水风景一般,建上这么一座道庵,可会是什么样子?

“哦?”夫人听了,微一愣怔,心下想道:“他要修道便修道,又建这庵堂用来做什么?让外人看起来可不是荒诞可笑?马家一向在本地颇有名望,我这南园又一向景致颇佳,建此草庵未免有煞风景,况且如此实在是不伦不类,难保不会被世人视作异类。”这样想着,就想去南园劝说,刚要转身却又停了下来:“他本已经被人断定只有三年寿命之期,若建一座道庵就可延年益寿,又有什么不可?就让他建来。”这样想着,不由对管家笑道:“你就按员外的吩咐去安排吧。这南园闲着也是闲着,能派些用场也是好事。”

管家看夫人再无二话,也只好去外面安排。约有月余,一座道庵就在马家南园完工,此时已是初秋,柔和的阳光如同淡金一般笼罩下来,远望庵顶俨然,静谧恬然,田园气息之外更多了份道气肃然。

王重阳带着马从义看着建好的庵堂,不由点头称赞,当场吟诵道:

“草庵遮雨度秋春,

清静全寂欲求真。

慧灯内照无须求,

与道合一出六尘。”

当下将此处草庵命名为“全真”庵。

马家南园之全真庵命名,是全真道这一道教主流宗派首次得以命名,“全真”二字有融儒、道、佛三教思想于一体之意,在修炼之上则以道家全精、全气、全神为主要特点。全真道自王重阳祖师创建之日起,全面继承我国传统的道教思想,更逐渐将丹药、符箓、科仪等道教文化发扬光大,对道教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真庵建成,范怿、范明叔、周伯通等人都前来道贺,当地平日里与几人相交甚厚的亲友听说马从义请了一位道行高深的道长到家,也都纷纷慕名而来,马从义就又教人特意在南园辟了个南门,以方便行人往来。

王重阳住于全真庵中,马从义每天殷勤款待之外,又诚心求教修道求真之法。王重阳先教他呼吸入静,马从义开始只是在自己房中打坐修炼,进界很快。夫人孙富春见夫君习得之后神情与往日大有不同,也就随了他一同向王重阳请教。孙富春原本是宁海富绅之女,少年聪慧,也曾进学,平时读书绘画,修身养性,于清静处倒确实见得一番功夫。如今王重阳也将呼吸之法传授于她,夫人领会甚快,有时候马从义反倒还要向她请教一二。

王重阳看马从义夫妻二人都有心向道,心中自然高兴,但是看平常两人感情深厚,又恐怕因此坏了修行的根基,有时就会向马从义流露出希望他出家的想法。马从义固然深好修道进德,只是既然已经继承了如此广大厚博的祖业,倒更希望能够将这份祖业发扬光大,况且几十年间饫甘餍肥,一旦让他狠心割舍,心中却是犹豫不决。

孙富春见丈夫刚请王重阳进家时还勤于修进,近几日脸上却有几分忧愁之色,颇现犹疑,于是就问是什么缘故,马从义就将王重阳想让他出家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孙富春一听,登时心中不悦:“这道长初进门来,我们便为他修了庵堂,虽说是为了方便夫君请教,好歹也是为他谋了个容身之所,他怎的却如此不知进退?我们既已经舍了庵堂还只嫌不足,难道还非要化得夫君抛妻舍业、出家苦修才肯罢休?夫君且不要理他,看他还怎么得寸进尺!”

马从义此时心中却正是犹豫不决之时,看夫人如此恼怒当下就更不愿多说此事。正好这时马家长子马庭珍带了账簿进来询问河南地界的生意往来,马从义思忖良久,决定带着庭珍一同去一趟河南,孙富春认为这样甚好,说道:“夫君只管带珍儿去河南各地店铺走一遭,一来可以让珍儿与各地掌柜熟悉,以后也好给你做个帮衬,二来,”她看了一眼庭珍,原本想说的话就变了变,说道,“也好让王道长能够清静自修。”

马从义知道夫人的意思,况且自己当下对出家一事实在委决不下:寻常人家又有谁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偏要去出家的?就和夫人、长子略作筹备,又把次子庭瑞叫来嘱咐他照顾家里,准备次日即去河南一带料理生意。

次日清晨,管家招呼家人把车马备齐,夫人送丈夫和长子出门,看管家带着家人吆着车马一路远去,心中不由戚戚,返回家来就吩咐丫头关门闭户。原本她习得呼吸之法后就不再去南园,此时丈夫外出,她就只吩咐家人照看王重阳的起居,自己再不去南园一步。

当天天近傍晚之时,夫人孙富春在房中打坐静修,突然看见王重阳身影一晃,大步迈进得房来,笑着说道:“夫人只管这样孤寂打坐又怎能得道?岂不闻一阴一阳方为道也,所谓独阳不长、孤阴不生,阴阳和谐方成至道。长夜寂寂,阳既已消,孤阴难久,不如我就教你个阴阳和谐之法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