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那队人马越来越近,田地里正忙着的人们不由都停下了手里的活,站起身来,有的已经快速向田地外面走去,想回道观里面躲起来;有的则带着犹豫的神情望向邱处机。
邱处机轻轻向大家摆摆手,说道:“不用怕,继续忙我们的。”
听邱处机这样一说,大家这才像吃了定心丸一样,又纷纷弯下腰去专心地收割庄稼。
听着马蹄声越来越近,一直响到了自己身后,马蹄声停住了,紧接着听到有人跳下马来。
听到身后响起轻微的脚步声,邱处机只得转过身来,看到离自己不远处正站着五六个人,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魁梧的中年汉子,看他的装束,是一副读书人的打扮,不过看他走路的架势和脸上的神色,却又带了几分英武之气。
在他们身后,还有一小队人马,约五六十个人,此时也都跳下马来,远远地看着这边的动静,一副警惕和戒备的样子。
看邱处机转过身来,那中年汉子走上前,先是向邱处机行了一礼,很客气地问道:“请问老道长,您可知道附近有一位邱处机道长吗?”
邱处机一听,不由微微一笑:“贫道就是。不知你们找贫道有什么事?”
一听邱处机这么说,那中年汉子的脸上顿时露出些喜色来,连忙又是深施一礼,说道:“可算是把您老人家找到了!我们这一路之上不知道打听了多少人,好不容易才走到了这里,这回可算好了,终于见到了老仙长!”
邱处机听着那人的南方口音,已经猜出了来人的身份,不过并没有直接点明,他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看着那中年汉子,看他如何行事。
只见那中年汉子警惕地看看周围,不由凑近了轻声说道:“邱仙长,此处并非讲话之所,请问能否到您道观之中详谈?”
这时候李志常听到动静,已经走了过来,尹志平、宋道安等人也悄悄向这边靠近。
那中年汉子觉察到了,连忙笑道:“众位别误会,我们来这里丝毫没有恶意!”
邱处机向尹志平等人摆摆手,示意他们不用紧张,然后对离他最近的李志常说道:“志常,你同我一起陪客人回观里。”
“是,师父!”李志常答应道,连忙走在前面,把这一行人引导着进了滨都宫,请进客堂之内,一边招呼大家就坐,一边开始烧水沏茶。
那中年汉子走进客堂之内,先是在里面巡视片刻,这才站定了,从怀里拿出一张金黄色的信笺来,他走到邱处机跟前,恭恭敬敬地用双手将信笺往邱处机面前一送:“末将李全,奉皇上旨意,特地前来敦请邱仙长到临安一叙。现在有皇上诏书在此,请仙长过目。”
邱处机伸手接了诏书,展开来细看,诏书大意无非是说,邱处机您本是汉人,我大宋乃是中国正朔,还请邱道长来我南朝,既能辅我江山社稷,又能绵延道教香火。
邱处机两只手的手指轻轻捏着诏书两侧,将诏书读了两遍,嘴角不由淡淡浮出一抹笑意,然后他把诏书轻轻放在桌上,不置可否,端起茶杯来继续喝茶。
“仙长,尊意如何?”李全看邱处机读完诏书后沉默不语,不由问道。
“多谢皇上好意。”邱处机抬起头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地说道。
“皇上请仙长南去,仙长何时可以动身?”李全继续问道。
邱处机端着茶杯,抬起眼睛来向院子里望去。
过了许久,但见他的胡须微微颤动,终于缓缓将茶杯放在桌上,站起身来,走到窗前,用手轻轻一指院子里生长茂盛的果树,一时却没有说出一句话来。
李全随着邱处机的目光向外望去,只见无数棵高大的果树绿叶荫荫,淡红色的果实在树叶之间或隐或现,有淡淡的果实成熟的香味飘散在空气之中。
“李将军,不知道您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邱处机声音略有些颤抖地问道。
“末将祖上世居北方,不过末将生于南方,此次是第一次北上。”李全答道。
“既然如此,想必您对这北方是不熟悉的了?”邱处机轻轻地叹了一口气,说道:“贫道生于此,长于此,对这里的气候、水土、风俗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
“那想必是仙长留恋这里,不想南去?”李全笑道,“这一点请仙长放心,如今临安经过几世治理,风土人情和北方却是没有什么不同。仙长去了,想必也能尽快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