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新顺1730> 第497章 急躁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7章 急躁(3 / 4)

古学古儒一派,也是一样。原、教旨之后,扔掉宋明理学,拿起先秦经典,结果就是无限可分。也就必然有极端进步、极端保守两种。

或许都打着古学古儒的旗号,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路。

现在李淦直接拿神圣化的天朝概念来说事,很可能就会成为引爆的导火索。

就像是日本古学兴起,压的朱子学马上要死了的时候,保守派绝地反击,搞了宽政禁学一样;大顺是废弃了朱子学,可保守派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个名存在便是。

刘钰不是不赞同,而是觉得李淦太急躁了,时机不对,应该再等个十几年,等到新时代的很多东西扎了根、站稳了,再来辩这些东西。

现在就该学汉文帝,不争论,先发展,走一步、看一步,等到武帝时代,自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选出正确的方向,确定适应时代的大义和理论。

而若文帝时代不用黄老之学、不用刑名之术,跳过文景之治的社会大发展、平定七国之乱、就想去搞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大一统,不但搞不成,必遭反噬。

只是皇帝说都说了,也改变不了什么了。

既是说了,想必也有准备。

这件事没告诉刘钰,但肯定是找了别人谈过了。

这种场合话不是乱说的,皇帝提出了问题,大臣接话要按照皇帝的意愿去接,若不提前演习过,很难那么默契。

刘钰想着皇帝这边都布置好了,心里虽然不觉得这场合说这个算是好事,却也不想再管了,鬼知道皇帝要搞什么。

反正自己今天就是少说、多看。

能不说话就不说话,除非皇帝问他。

趁着皇帝问完,众臣在皇帝的示意下都在嘀嘀咕咕地讨论这件事,刘钰也假装侧身和旁边的齐国公有一搭无一搭地扯了两句。

眼珠子却是骨碌碌地乱转,悄悄扫了一眼坐在那边的西洋使节们。

翻译已经用拉丁语翻译了过去,大顺这边没有懂英语的,也没有懂荷兰语的,对外交流要么法语要么拉丁语。好在对面也都能听懂。

其余的使节们倒还好,大约也猜到了今天他们能参加这么高规格的宴会,本身大顺就有宣示自己势力范围的意思。

唯独俄国使节团的奥尔特斯曼伯爵,脸色显而易见地难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