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后三国志传奇> 第6章 真龙七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章 真龙七式(1 / 1)

刘焕听到这话很是高兴,知道兄弟在此刻,仍旧不愿意自己孤军作战,就算赵煊说放弃了,他也不会怪自己兄弟,只是自己一个人抗下那么重的担心,压力还是山那么般大,喘不过气来,如今赵煊仍然同自己共同去面对困难,怎能不高兴呢?

患难与共,相互扶持,这才是真正的兄弟之情,不是亲兄弟也胜似亲兄弟,就好像刘关张三人那样,数十年不离不弃,为后世津津乐道,因此后世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宁学桃园三结义,不拜瓦岗一柱香。”,可见其情真意切。

他们两个这番对话,算是勉强客服了心里的一些阴影,只要再经历几次,就能逐渐适应。

刘焕缓了口气,刚要说话,就见那些百姓在护卫们的带领下,纷纷来到兄弟二人面前,对着兄弟二人扑通就跪下,一齐说道:“多谢恩公对我等的救命之恩。”

兄弟二人哪受过这等大礼,急忙起身上前,伸手扶住两名老人,忙一起开口对众人道:“这些只是举手之劳,各位不必如此行礼,快快请起。”

众百姓们这才纷纷起来,刘焕道:“各位,现在你们已经没事了,还是赶紧回家去吧。”

众百姓们都没有一个人走,相互看看,最终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都纷纷点了点头,由两名比较年老的人上前道:“我等刚才商议过了,纷纷愿意归于恩人麾下,成为其部曲,请求庇护。”

从东汉末年开始,土地被世家豪族们不断兼并,许多百姓因为失去了土地,三餐不济,加上赋税繁杂,为了寻得温饱,就归入了那些世家豪族的麾下,成了佃户,他们和死士一样,都是私人部曲,那就等于是私人财产,地位等同于奴婢,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不光是他们这一代没有,就连他们的儿孙后辈,也是主家的奴婢,世世代代如此,除非主家可以开恩,免去他们的奴婢身份,归还自由,否则生是主家的人,死是主家的鬼。

不过两者待遇还是有区别的,曾经也有人写后三国时期的小说时,为此行为做出一些辩解,说只是个别例子,不存在所谓的压榨和迫害,相对比较和谐,然而说的那些全是扯淡。

世家豪族从来就不是慈善家,他们都是以利益为重,死士是作为保障主人的生命安全,待遇肯定得好一些,恨不得把你当一家人一样,不然死士怎么可能为你卖命?至于佃户就比较惨了些,他们只是提供了劳动力来干活,为主家创造粮食和财富,有时候累死累活了半天,所得的一切全都归了主家,还不一定能够得到主家的一句夸奖的话,能够获得最多的也就是主家给他两顿饭吃,不饿死就不错了,即使主家真对佃户进行压榨迫害,他们同样无力反抗,就算是有人想罢工不干了来表示抗议,主家也不会当回事。

这种现象用现代一句话来说:“三条腿的蛤蟆不容易找,两条腿的活人满大街都是。”这一刻走了一百个佃户,他们可以立即就招募一千个佃户过来。也因为这样,双方厚此薄彼也就难免了。

要是都有相同的待遇的话,恐怕死士们就不高兴了,他们可是玩命的保护着主人家,那些佃户只是干点体力活而已,凭什么能够和他们一样待遇?

那些电视剧里播放的古代豪族的丫鬟女奴们,拼命想要逆袭上位,受到王子、gāo • guān贵公子们的青睐,最终成功成就一代传奇的故事,看起来觉得十分励志,此类并非是编剧胡编乱造,而是古代百姓们的一种悲哀缩影。

老百姓要是生活在没有战争的太平盛世里,种自己的地,吃自己的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自由自在,还能够有余粮养家糊口,何等惬意快活。

若不是这些豪族们的私心,他们不会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弄得流离失所,甚至于卖儿卖女,易子而食,明知道这些人是害的他们家破人亡的凶手,为了活下去,还是忍住悲痛,含着眼泪成为他们的部曲,为他们累死累活的,内心只盼望能够被主家看上,成为像死士高级一点的人,享受一下不同的待遇,这样的悲哀造就了‘宁为太平犬,莫做乱世人’的无奈感慨。

对于此类事情,兄弟二人没少在电视剧和历史书上看过,老百姓除非是活不下去了,否则谁愿意一辈子毫无自由,甚至于子孙都一起做奴婢?

照理说虽然雍凉时常出于魏蜀交战时期,在邓艾和司马望二人的治理下,关中和陇右土地都很肥沃,这些雍凉百姓从穿着打扮,看起来生活还是比较富足一些,何至于要如此?

当兄弟二人听到百姓们说这话时,都是一怔,没想到这些百姓竟然要加入他们的部曲里?他们究竟是什么想法?实在是令人费解。

兄弟二人目光望向了众百姓们,他们的眼神里满是期待,似乎希望刘焕可以快点点头,不像是作假的。

赵煊小声道:“大哥,这帮人看起来很有诚意,反正现在咱们人数那么少,至少壮壮声势嘛,要是咱们不要的话,那别人也会收下他们,这等于便宜别人了。”

在东汉桓帝时期,人口数量达到了五千万之多,到了三国末年,三国的人口加起来只有七百多万了,除了因为战争,瘟疫,天灾丧命的之外,其实这人口当中有大半是流入这些世家豪族的手里,才会导致人口递减严重。

刘焕作为徐州第一首富之家,家中当然也收拢了不少佃户,只不过刘父对待佃户很是亲切随和,不像其他豪族那般视如草芥罢了,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平等自由的观念,刘焕就算收了他们为部曲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非常时期得随机应变,不能拘泥不化,虽然他内心很反对这些陋习,现在除了接受别无他法,要是让这些百姓再被魏军抓到的话,自己的护卫再厉害,也挡不住魏国的几十万大军,救不了第二次的。

不管怎样,也为了他们的性命,当下也不矫情,郑重地点头道:“既然大家愿意成为我的部曲,那么我便收下各位了。”

众百姓都松了一口气,刚才他们看到了刘焕下令击毙魏军,救了他们,心中当然存了感激之情,只是事后他们一些年纪大的想了想,这可是惹上了天大的祸事了,在他们看来,击杀了魏军,这可不是小事,等于是和整个魏国为敌了,就算不是通蜀也变成真的了,他们小老百姓的,哪能承担得起这么大的罪名啊。

众百姓们这下子慌了,都不知该怎么办?即使逃又该逃到哪里去才好?大半人都六神无主的,妇女们更是多数哭了,最后有几个年长的就给众人出了主意,那便是一起归附给了刘焕,成为其部曲,请求得到庇佑。

众人听后都没有立即表态,就算他们没有归付过世家豪族,多少听那些沾亲带戚的人说过种种苦处,他们内心当然不想就一辈子这样了。

有人突然说起了,他在长安时见过刘焕,便是那个被红光化作焦炭之后也能生龙活虎的那位奇人。

这下子众人不淡定了,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了奇人,想来这是天意如此,此人将来肯定会作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若是能够归附的话,不只是能够得到庇佑,说不定会成为封妻荫子的大功臣,因此大家都齐心决定归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