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焕此刻当然不会知道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既然收到了这些部曲,高兴当然是有的,眼下重要的还是得安众人之心才是,乃道:“既然大家如此信任我,那么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今后开始,只要有我一口吃的,绝对不会让大家饿着。”
大伙一听,多数人都有些琢磨不透,他们曾经听过的,从来是主家让佃户们卖命的干,拼命地干,不然的话就得受到很严重的惩罚,借此来震慑,今天这话倒是头一次听说,只是这些世家豪族说话素来高深莫测,他们小民百姓能懂什么?
其中有些人倒是震惊了,心道:“此人果真是能做大事的主儿,如此团结部下,凝聚人心,真的有王者之风啊。”
立即就有十几个人,同时双膝跪倒在地,连连拜倒,高声呼喊道:“公子宅心仁厚,视我等小民如骨肉,对我等安危如此重视,实在是恩比天高,我等无以为报,唯有舍命追随公子,助公子成就大事。”
这样一说,后面的一大群人又跟着一起跪了下去拜倒,一齐说道:“愿意助公子成就大事。”
刘焕看得自己都傻眼了,刚才无非是像现代企业老板那样表个态,大家以后同甘共苦而已,不想众人如此反应,急忙让他们赶紧起来。
众人起身后,刘焕回过神来,想起刚才听到后面他们说的那句“助他成就大事”,更是一阵惊讶,自己和贤弟还没开始谋划怎么拯救百姓,也根本就没告诉第三个人,他们知道什么大事?乃好奇问道:“你们说助我成就大事,不知道是什么大事?”
有人开口回答说:“回主公的话,半月前小人在长安见主公被天降红光笼罩住,就知主公并非寻常人,必能成就一番大事,今日我等为主公救下,更为主公的胸襟折服,当四处为主公宣扬半月之前的天象,来进行造势,以证明主公是天命所归,让天下英雄前来归附。”
刘焕听他们这样说,算是弄明白了,原来因为半月前的异像,这些人当中有人认出来自己,认为自己是什么天命所归,这才下定决心归附,想着将来一旦成事了,博得一个好前程的如意算盘,这就难怪了。
赵煊笑道:“大哥,他们说得好像很有意思呢。”
“贤弟,别瞎起哄。”刘焕出言斥道,他此刻觉得这些人实在是愚蠢得不行,既然下一步依照他们的尿性,肯定是帮着刘焕四处宣传,进行舆论造势,从而达到提升刘焕的声望威名,这样就可以得到许多人的响应。
但是刘焕却不这样认为,心里毫无半分高兴之色,所谓的这种天命所归的舆论造势,那也是得分清形势来的。
从秦汉到明清,宣传这类舆论来进行造势,首先得在天下大乱或者即将大乱之时进行才能达到有效的成功,例如像秦末刘邦斩白蛇起义。汉末张角的黄巾军口号等等,要是当时社会安定的话,你说这种话,人家只会觉得你发神经,一定被抓去关起来。
想让这种造势更为成功,其中有个关键至关重要,就是你自己本身得具备一定的势力,刘邦在斩白蛇起义,早就有同县众多老乡和他站一条线了,张角筹谋了十几年,发展了几十万信徒,二者因此能在起兵时响应者数不胜数。
如果刘焕现在是身处在东汉末年,三国黄巾起义开端的话,这样的舆论造势那自然是令刘焕瞬间名声大震,水涨船高,让许多谋臣良将收到麾下,可谓无往而不利,是很不错的条件。
只是放在现在的话明显就行不通了,三国鼎立了几十年,虽然还是处在常年战乱当中,相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而言,三国的百姓们大多数还是过得安稳的,没几个愿意听到这话而发神经的。
在汉末三国又是注重出身背景的时代,刘焕只是商人之子,谁愿意提着脑袋跟你干啊,如今一没有任何实力,二没有身份背景,这种宣传舆论非但不是帮忙造势,反倒是比拖后腿来得严重,让他在三国任何一国都会变得寸步难行,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得阻止这群蠢货的行为。
刘焕乃道:“我不过商人之子,那些出现不过寻常天象,我只是不幸大难不死而已,并非什么天命所归,你等若是真心归附,我自然全力庇佑,若是我听到有人乱嚼舌根子,那后果可就严重了,魏国的律法中听说胡言乱语要被判处夷灭三族,五马分尸的,你等先想想自己的老母妻儿再好好说话,想和九泉之下的先辈们团聚的话,我倒是很乐意成全,这样真是可喜可贺啊。”
话语虽轻,却满含警告之意,让他们别没事去瞎扯淡,惹出了麻烦,到时候不止是魏国饶不了他们的满门,刘焕同样会动手收拾。
“啊,不敢,不敢,我等只是因为得主公相救,真心归附的,至于什么天命所归,出现异像,那是完全不知道的,只求主公可以让我等安生就好,我等全听主公吩咐。”众人多少有人听出了其中含意,不敢再多说,只能赶紧转变态度,点头应是。和全家老小的性命相比,刘焕是天命所归也好,是庸碌无为也好,都显得不重要了。
刘焕总算是松了口气,得妥善安置他们才行。
赵煊看大哥的模样,猜想他肯定是在想如何安置这些部曲问题,乃道:“大哥,不然还是让他们都散去吧。”
刘焕摇头表示不赞同,都已经决定收留他们了,哪能出尔反尔,有失信誉。乃道:“各位,现在我再问一次,如果愿意留下的,我说的丰厚待遇不变,但是别到处乱说话,若是想离去的话,我会发给你们一笔路费,让你们能够离开这地方,能不能安全就看你们自己了。”
“我等都愿意留下,一定谨言慎行,绝不给主公添堵。”众人齐声说道,对于刘焕最后此举他们还是颇为吃惊的,刚才他们被魏军当做通蜀之人抓获,以为就得成为待宰羔羊,乖乖被宰杀,当遇到刘焕时,他们如同溺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一样,用眼神向刘焕求助,本来不报任何希望。
没想到刘焕为了救他们,果断下令击杀了魏军,这要是寻常的世家豪族,哪会去管他们的死活,早就溜之大吉了,他们得救了当然心存感激,不过这次发现杀了魏军之后,他们就真的变成了通蜀了,这时又变得慌了,有人提出不如变成刘焕的部曲寻求庇护,大多数人都心不甘情不愿的,直到有人忽然提出刘焕是天命所归的奇人,众人才决定进行归附,又见刘焕的那种表态,让许多人心中萌发了拥护的心思。
刘焕在知道他们的心思后,并没有表现得很高兴,而是让他们莫要做这种愚蠢行为,一番游说拥护不成,众人就想打退堂鼓离开,毕竟这是掉脑袋的勾当,又担心事后刘焕要把他们灭口,没想到刘焕最终说了,即使众人离去了,还是愿意留他们的性命,给他们路费,如此仁德之人,世间实在难寻啊,而且他们刚才说的那些话,谁也担心有人为了活命而去给魏军通风报信,就决定一旦谁敢离去,就得果断灭口,既是为了主公,也为了保全自己,一想到此,都用眼神看向众人,好在众人存在这类心思,没有一个人敢拿自己性命尝试的。
刘焕知道此刻总算是让他们乖乖的安静了,令他暗暗松口气。
赵煊道:“大哥要收留的话,咱们怎么妥善安置?不然将他们带去姜维的营中。”
他们此行目的,除了要相助姜维,就是赶往西域将生意谈妥,只是现在魏蜀两方正在打仗,凉州边境肯定是封锁,自然不能带走去西域,最好的办法就是送到姜维的大营,由姜维进行安置,不过目标太大了,这要是让魏军发现了,还没到姜维营中就得完蛋,思来想去,只有将他们安置在一处山中进行耕种屯田,不失为一个有效办法,就对众人说了。
众人当然没有任何不满,最后计点了一下,归附的百姓有千余人,其中青壮三百六十人,妇女二百四十人,剩余的六百余人都是幼儿和老人,刘焕叫来四名护卫,将这些人安置到秦岭山中进行屯田,由他们四人进行管理监督,这些逃难百姓都自带了耕具,只需要去往附近的城池购买种子,而且再购买半年的粮食存量,就可以开荒了。
四名护卫立即表示一定不负主人所嘱托,刘焕又特意嘱咐四名护卫,不得随意对这些佃户进行打骂侮辱,他们要是想离去,尽管离去,不得阻拦。并告诉了众人,最多半年的时间,就带他们到蜀中去。
众人都纷纷表示愿意随主公前往蜀中。一切安排妥当之后,由两名护卫带着这千余人前往秦岭山中去了。
刘焕分派完,整个人轻松了许多,他不知道的是,他越来越像一个领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