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绛色大宋> 第一六七节 第一个被忽悠到的人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六七节 第一个被忽悠到的人才(2 / 4)

完整的说法叫苏氏蜀学,是苏东坡父子三人所创,与当下学术界轻史重经完全不同,苏氏蜀学希望借史古今治乱盛衰的探讨来为当下大宋治世找一条路。

钱家其实也不是当下大宋的学术主流。

钱家同样轻经论,钱家的学术重在实用性上,对农书、医书、匠书,政、律、算、天文、地理都有涉及。

所以苏氏蜀学便与钱家选精英子弟相互交换求学,希望这些精英子弟可以学得两家之长。成为更有用,学识更高的人才。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学派因为汴梁陷落而暂时处于低谷。

关学。

关学以礼学为重,注重研究律法、天文、兵法、医学。

其中一部分人投了洛学,但依旧有少部分坚守关学正统,但影响力却是越来越小。

张伯源问钱严琅,蜀学如何。

钱严琅却没有回答,指着那副图说道:“十年行十万里,我不信。”

张伯源想劝一句,这事可信。

钱严琅却说道:“我更愿意相信,十年行百万里,苏氏蜀学精于史学研究,我学了三年,今日却头一次听到如此理论。”

台上,鹤翎正在讲述:真正的文明,三皇时代、五帝时代,这一切是建立在以上古论,第二次农业变革为基础的上古文明。

什么是第一次农业变革。渔猎时代转变为使用石器为农具,开始最原始刀耕火种。

这时,鹤翎站了起来。

“我华夏若想崛起,必经历变革。小官人遍寻天下,希望可以建立一个专业的农科研究书院,第一次尝试已经开始。奴家代天下期待,农田可以增产增收,失败不可怕,变革必是在无数失败之下坚持到成功。”

一位才女,用她的号称力,她的感染力,在推动着韩绛的理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