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寒门商圣> 第136章 冒死直谏,“肖氏八策”(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6章 冒死直谏,“肖氏八策”(中)(2 / 3)

颔首应声,崔臣道:“老奴在。”

盯着他,老皇帝问道:“此策你可曾记下?”

“老奴全已记于心中。”点了点头,崔臣回答中、侧头看了看肖章。

在看向肖章时,这位昭烈堂制皇大爷的表情,有些古怪。

“午后,着枢密院、六部急议。”丝毫没注意到崔臣的表情,吩咐一句后,老皇帝重新看向肖章:“说,继续说、让朕听一听,你还有什么治世良策。”

见老皇帝发问后,不再开口,肖章接着说出了第四策。

这第四策是主张全民教化、全民识字、全民皆可参加科举。

以建立县学、乡学、村学的三级完善的教育体系,作为这个主张的基础支撑。

既村学为蒙学,凡五至七岁的孩童,皆可入学。

村学由县衙统一协调学费,学生免费、面试入学,学制为五年。

乡学为乡塾,须由村学毕业生中择优升入。

乡学由州府衙门统一协调学费,学生免费、面试入学,学制为三年。

县学为中学,须由乡学毕业生中择优录取。

县学的经费,全部由路一级与州府筹措小部分、礼部直拨大部分、学生承担另外一小部分。

以路筹十分之二、州府筹十分之二,礼部拨十分之五、学生自扶十分一之的比例进行分摊。

只有县学毕业者,方可参加乡试。

在县学之上,设州学或府学,只招募乡试中成绩优异者入学。

州学或府学的经费,礼部直拨十分之四、路一级筹措十分之二,州府自筹十分之一、学生自付十分之一的比例分摊。

不再常设各路学政使,州府学生毕业后,可参加会试。

会试成绩优异者,选入官学继续学习,开始享有“养士诏”存留各项全额“养仕金”。

在全国每一方设一所官学。

既在冀州、河东、京东、陇右、巴蜀、岭南、荆楚、两淮和两江分设一所大型官学。

官学的学制为三年,分旧四科、新八科共十二门学科。

只有在官学毕业后,方可参加京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