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行瑾眼神游移了一下,笑笑,道:“按着老规矩,我顶多给你一层。但温师妹你不同于别人,等我从峰内拿到这笔灵石,我给你两百块……不能再多了!真的!”
温陶哭笑不得,点点头就应允了,紧接着梁行瑾开始介绍雁行峰的常识:“雁行峰地处关宁山脉西侧,隔深渊瀑布和东侧的希夷峰相应,‘熠乎光碧之堂,炅乎琼华之室’,说的就是雁行峰西南侧的光碧峰和西北侧的琼华峰。从整个宗门来讲,内外峰相合,对外以御敌,对内以修习,光碧峰和琼华峰这两座外峰则和雁行峰相通。”
温陶沿着梁行瑾所指示的方向张望,但见东侧枯藤古树,即便在深冬也显出不一般的郁郁青青,寂寥空旷的山谷之中隐隐可听见山的另一边传来的瀑布如击鼓金戈般的声响。她看西侧,只见近些的稍矮一点的山峦在云巅上若隐若现,光碧琼华相依偎,山顶的雪和五彩缤纷的灵树在冬日暖阳中显出熠熠光彩,让人犹觉色彩纷呈,当真应了太白的那句“熠乎光碧之堂,炅乎琼华之室”。
梁行瑾继续道:“雁行峰上的弟子一共分四类,这第一类就是峰主和长老一干人等,共有元君两位,金丹长老十四位;第二类就是各位长老的亲传弟子和管事弟子,其中筑基、练气期弟子共五十八位;第三类就是和温师妹这样的没有拜师的普通的筑基、炼气修为的弟子,共一百三十六位;最后一类则是修行资质低下,只能做些杂事无法修炼有成的杂役弟子共计百人。这般算起来,温师妹你恰好是如今雁行峰的第二百八十位弟子。”
温陶嘴角微微抽搐,诧异道:“偌大的一个山峰,正式弟子竟不到两百名吗?明明三院弟子就有四五百之数。”
梁行瑾叹道:“内峰难入,上五峰更难入,我们雁行峰还算上五峰中人多的了,若不算上杂役弟子,琳琅峰和主峰希夷峰的弟子不过百数,也就是万盈峰人多了些,约莫有将近三百个正式弟子。十三座内峰,弟子最多的也不过五百之数,还是外峰的弟子多些,二十六座外峰,像是光碧峰和琼华峰,每座峰上弟子之数都有八百人。宗门正式弟子两万之数,杂役弟子万数,分散在内外三十九峰各个峰中。”
关于杂役弟子的选拔温陶也有耳闻,每十年一次的收徒盛典上,每次从平临城选择来关宁山脉的修士有几千数,但是每次只招收合格的弟子,算下来约莫也只有三四百人,少的时候更是只有两百来人。而不合格的弟子,要想再进玄光派,就只能参加杂役弟子的考核。大宗门的吸引力是无穷的,纵然是四宗三派的杂役弟子,也是诸多野生修士削尖了脑袋想要进来的,每年的选拔更是堪比入派考核一般残酷。
可以说,自温陶通过考核成为玄光派的甲院弟子之后,她即便仍旧只是个炼气期的小喽啰,但从某个方面来说,她的身份地位和未来的成就已经超越了中州的绝大部分修士。温陶在三院两峰待了七年之久,从未出过山门,三院两峰也没有杂役弟子,所以她根本没有真正的明白甲院弟子所代表的含义。
梁行瑾又说了几句,将这个话题轻轻带过,两人很快也来到了半山腰的一座木制的小堂前。梁行瑾熟门熟路的带着温陶走了进去,只见里面是数个小型传送阵,梁行瑾指了传送阵一一介绍:“温师妹以后若是从山下进来,爬到这里便可以坐传送阵上山了,不然要靠脚程,只怕再爬三五个时辰也不一定能爬到山上去。”
“这三个小型传送阵是传送至山顶的德昌堂,最里边的传送阵是传送至琳琅峰的,最外边的是传送至大洋峰的,这个是白圭峰,这个是姚鹤峰……”梁行瑾像是想起来什么似的,回头看温陶,“大洋峰温师妹可是听说过的吧?日后若要完成宗门任务或是缴纳宗门任务,在雁行峰做不到的就去大洋峰。这些传送阵也没甚么稀奇的,这边有一套,在山顶上还有一套,日常都有弟子维护的。”
温陶已是被看着朴华无实的传送阵吸引住了,梁行瑾说的那些,也只听了个七七|八八待她还要细看传送阵时,已是被梁行瑾拉着进了一个小型的山顶的传送阵,紧接着眼前一黑,仿佛置身于一个铁盒子里一般,不过三两个呼吸间的功夫,她眼前陈设已变了。气派古朴的大殿,穹顶上似缀了闪闪发亮的可视化的灵石,三三两两往来的弟子,再看身侧梁行瑾,已是满脸笑意的看她,伸出手道:“温师妹,欢迎你正式加入雁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