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向来八面玲珑,陛下给了他台阶,他自然带着陛下进入黔国公府。
虽然周宣是主人,可陛下来了,必然让出主位,自己坐在右下首。
既然周宣的位置有变,众人均重新分座,四下坐定,陛下余光打量一圈,发现宾客少了许多,留下来的人大多是武学勋贵子弟,他们自持身份,对陛下来访只感到无比荣耀,还有想趁机想在陛下面前露脸的投机分子,定国公的长孙赵岐便是其中一个。
瞧见陛下来了,赵岐兴奋得摩拳擦掌,奈何与在场诸位身份有别,只能坐在后面,只能两眼放光地看着陛下,期待能受到提点上前敬酒。
陛下今日不是来喝酒的,他象征性地端起杯子,酒水沾了沾嘴唇放就放下,对周宣示意道:“朕今日来者是客,客随主便,今日诸位都不必太拘谨。”
周宣恭敬地领命,敬了陛下一杯酒,这宴便开席了。
陛下在席上,所有人都不敢畅所欲言,更不敢随心所欲,整场气氛压抑得很,就算有热闹那也是做给陛下看的戏,陛下也吃的索然无味,受了几位地位稍高的国公敬酒后,陛下便退席,连同周宣也退席陪驾,令诸位自便。
陛下由周宣陪着在周府花园中走了走,对矗立在庭院正中的太湖巨石颇有兴趣,见那巨石体态窈窕,形瘦而神满,于“瘦、皱、漏、透“四项赏玩标准中,竟然兼备“瘦”与“漏”、“透”三点,漏透相连,沿着空洞望去,仿佛可以吞云锁月,当真一件绝品。
陛下感叹道:“黔国公当真风雅,想必这块巨石也价值不菲。”
周宣被陛下话里话外的意思吓得满脑门汗,辩白道:“臣祖籍姑苏,当年家父早丧,臣与兄长年少失怙,送家父落叶归根,本是茕茕孑立,惶惶不可终日之时,却得乡邻鼎力相助。兄长与臣有感于此,十多年后仍念念不忘,便耗多年积蓄买下这块太湖石,感念乡邻盛情,更慰藉乡愁。”
陛下似听非听地点点头道:“姑苏是个好地方,杭州的繁华本就不落于京师,杨先生曾说‘繁而不华汉川口,华而不繁广陵阜,人间都会最繁华,除是京师吴下有’。而且论杭州府的繁华,又以姑苏为胜。当真是个好地方,就是交得赋税太少了。”
周宣屏息凝神地听着陛下碎碎念,听到陛下提到“赋税”一事,顿时心领神会。
虽然是劳军,陛下却只会拿出一小部分赏赐,其他的就全靠途径的布政使出资来凑,既然陛下点到杭州府,点到姑苏,肯定是要周宣动员苏松道上的人出钱出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