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清皱起眉头,扫视众官,最后将探询的目光落到赵杉身上。
赵杉老早就对强迫入教逼拜上帝的政令心怀抵触,曾钊扬的话正到她心里,便起身跟着谏道:“所谓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只要一早团营入会的老兄弟姐妹们是从心里尊服父上帝,则就可保国根基牢固。至于,新入朝版图的居民,入不入教还是听凭他们自愿更好些。人心之所向,并不流于表面。只要让下人看到我朝的政令是切实有利于他们,让他们知道军胜利是对他们有切身好处的。那么人心便自然会更导向国这边。所以,不妨因地制宜,城里就放的宽松些,乡间可多做些动员。定会两厢收益。”
赵杉的话的极其直白,但因其中某些词太过“露骨”,也就不太容易让人坦然接受。
杨秀清听罢,也未置可否,只摆手让她坐下,却又问起英使来访的事。
卢贤拔拿出英使照会来念,刚念到一半,就被他止住,道:“絮絮叨叨的不还是变着法的让我们承认满妖跟他们签的约吗?”
“是啊。”卢贤拔心地答道。
秦日纲陪笑道:“这是看北征军一路凯歌,直逼妖都,来向我们示好呢。”
杨秀清睨了他一眼:“这是示好?我怎么听着句句都是威胁。信誓旦旦只要咱们答应他们的条件就马上出兵帮忙去打满妖。话外的意思,不就是若不答应就帮满妖吗?如此挑衅威胁还用得着谈吗?!”
“卑职愚见,谈还要谈的。若直接回绝,他们必会以此为由多生事端。”专职刺探外洋情报的李寿辉出班奏道:“前月探闻英夷在广州挑起事端,胁逼妖廷修改条约,是因背后有法兰西国和美利坚国两个盟友的怂恿。近日又得探报三国公使不日会齐聚上海,可能会筹划更大的阴谋。不妨借使者之口,探探其中内幕。”
杨秀清沉吟片晌,点点头道:“那就谈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