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女娃娃去读书干什么?还不如让她学纺织,以后进工厂也能赚钱。”
“对啊对啊,浪费那个钱做什么?而且就算以后能去衙门做事,可衙门里那么多男的,这来来往往的,多不好啊。”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条公告的实际意义算不上大。
可对于一些女子来说,这条公告不啻于一条光明大道。
自庆州天下皆知后,不少文人士子都来庆州参与“勤王”。
这些人大多拖家带口,有些人的妻子大字不识,有些人的妻子却饱读诗书,颇有才华。
其实到庆州后,她们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变。
依旧每日照顾夫君、打理后宅,和以往一样,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
公告的出现,无疑在她们黯淡无光的人生路上点燃了一盏明灯。
她们纷纷欣喜若狂地与夫君商量这件事。
有人说:“你去当夫子?你真以为自己认得几个字就能当夫子了?还是在家待着吧。”
有人说:“去学院教书?那岂不是抛头露面?于你无益啊。”
也有人说:“夫人,这是好事啊!我一直觉得夫人才华不输男儿,这下夫人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了!”
还有人说:“太好了!这样咱俩就可以在一个学院里教书,每日同进同出,还能赚到两份薪酬,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