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宣德朝> 第三十七章 大改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七章 大改革(2 / 4)

“诶,你父亲跟你二叔之间的那点子龌龊事儿就这样吧。”

朱棣好像是不想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就想着先让朱瞻基回去。

不过朱瞻基似乎不打算就此放弃,朱瞻基正色的对朱棣说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尔!”

朱棣留在朱高煦享天伦之乐也罢、制衡朱高炽也罢都无妨,但是朱棣鼓动朱高煦的野心就不可以了。

所谓鼓动朱高煦的野心,就是例如赐衮袍、节杖之类的有政治象征和政治意义的东西。

“行了,这些事情朕会去妥善处理的。

你的任务就是联络百官,准备再下次大朝会上提出新政措施便可。

朕相信,新政一旦落实了下去。不出三五年,咱大明帝国的国力必将更上一层楼。

到时候彻底解决辽东女真诸部的问题,还有二征蒙古的事情便都可以落实下去了。”

“好,那孙儿便先行告退了!”

——这里是分界线君——

朱瞻基对朱棣的改革政策还做出了补充,比如改革工匠制度、西南改土归流、修缮大运河等等。

于是乎在大朝会上,朱棣最终提出来的第一轮永乐朝新政就变了个样子。

“其一,下西洋奖赏制。增设南洋、西洋诸国商政司,各级官员可自行报名前去。于西洋、南洋诸国士三年者,同乌斯藏都司、朵甘都司之官吏皆可升三级。

调派驻军,以卫诸商政司及大明帝国商贾之安全。于西洋、南洋诸国役三年,调归国内皆赐子、男之流爵。役间之时,饷银以倍之数发放。

西洋之古里国、锡兰国,设商政司。南洋之暹罗国、占城国、安南国、满剌加国、吕宋国、琉球三国、兰芳国(朱瞻基给梁道明的国家起的名字),设商政司、各驻军五百。

其二,三年考核制。着都察院左、右都御史组都察院廉政司,十三按察使司配合京城都察院监管各级官吏廉政之举。三年一小查、五年以一大查。吏部考功司考核各级官吏只政绩,同都察院制三年五年之考核。

令都察院左都御史沈旭功、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思敬,即刻准备廉政司之事。迁杨士奇为吏部侍郎、夏元吉为考功司郎中,任考功定级任免之事。

其三,疏浚大运河。增设漕运总兵官,以平江伯陈瑄领之。责其疏浚大运河,确保顺天府、应天府漕运之畅通。确保湖广之粮草,可完备入顺天府。确保黄河、长江汛期河道疏浚之事,不使两岸沿河之百姓受洪水之苦。

其四,军功升迁奖赏之制。现有之军功奖赏、升迁之制不作较大之改变,奖赏翻倍、世袭官位改为授流爵。

大明帝国之军户、军官,年节发肉十五斤、牛ru六升、酒二两。除世袭官位之军官,以田地、金银、绢帛、流爵、荫恩补偿。

小旗官换田一百亩、金十两、绢一百匹、流爵男爵、爵特准荫一世。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