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抗拒,只是对于新朝廷有了信心。
民间的老人,也重复的诉说着,从祖辈口中听来的大唐盛世,没有战乱,没有饥荒,一切都是那么安稳,舒适。
虽然他们没有亲身经历过,甚至描述的也没那么仔细,但满眼的憧憬,却怎么也阻挡不了。
这个天下,乱的太久了,人们渴望和平,渴望安稳。
科举制的魅力,就是如此。
而,像张齐贤,甚至直接放弃到手的州刺史一职,像个普通人一般,去考取秀才,举人,一步一个脚印。
当张齐贤穿着长袍,持着竹扇归来时,李威惊呆了,他实在难以理解,好好的一州刺史不去担任,竟然选择去考试。
“师亮,凭借当年的参谋之功,刺史之任,本就是你应得的,何以挂印而去?”
“我的邓国公啊!”张齐贤看着一脸责怪的李威,不由得失笑道:
“我这个州刺史,多亏了您向朝廷举荐,不然,一介白身,凭借尺寸之功,可以当得?”
“我说你当得,自然当得。”
李威气恼道:“偌大的山东府,你张齐贤的功劳,可是不少,如果不是你的年纪太轻,我甚至能表你作通判,转运使呢!”
“多谢国公美意,在下受之有愧啊!”
张齐贤一脸感动,因为一个新罗婢坐牢,结果反而莫名其妙的当了幕府的官,再努力成了州刺史,可以说,世事无常啊!
不过,归根结底,李威才是他最大的恩主,也是他的举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