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北枳虽说已经外任做了个地方官,少有来清凉山的机会,更是常有他和士子觥筹交错的传言,不像陈亮锡,始终在王府深居简出,殚精竭虑。而徐北枳即便对上徐渭熊,也没有什么拘束,还敢说上几句无伤大雅的笑话,就像此时懒洋洋说道:“听说咱们世子殿下这次出行,可劲儿拐骗了许多大人物来北凉做苦力,真是本事了,要我说殿下的相貌,骗些姑娘不难,没想到坑骗男人一样不含糊。”
陈亮锡面无表情,扭头望向那座有锦鲤千万尾的听潮湖。
徐渭熊指了指徐北枳和陈亮锡两人,微笑着不客气道:“徐北枳,你骂自己就行了,还带上陈亮锡,杀敌一千自损一千的勾当,没半点赚头的买卖,有什么意思?”
徐北枳大笑道:“郡主,你有所不知,我这家伙天生心黑皮厚,所以要比陈公子少受点伤。”
陈亮锡无奈摇头,这么个家伙,做朋友不可能,可即便是对手,仍是讨厌不起来。
徐渭熊自言自语道:“新年新凉新气象了。”
北凉道凉、陵两州门户大开,各地城池要隘几乎同时宽松了门禁,不光是士子得以鱼贯入凉,三教九流,鱼龙混杂,都前往北凉富贵险中求。
一支骑队由毗邻夔门剑阁的米仓岭道,沿西北方向悄悄进入陵州,骑队人数寥寥五六人,都是大老爷们儿,不见半点脂粉。马政驿路都逐渐缩减凋敝,不复春秋战火硝烟时盛况,不过位于蜀、凉之间的米仓岭道,哪怕山路崎岖,驿道仍是每年耗费重金,修缮得极为完善,比之春秋期间犹有过之,这对两地商贩而言不过是一桩无须深思的天大幸事,可在有心人看来,是北凉铁骑长驱南下,还是蜀地精兵长驱北上,无非是一线之隔。
骑队在一座视野开阔的山头驻足南望,为首老人握着马鞭往剑阁那边指了指,笑道:“原本按照义山的谋划,夔门雄关有数千轻骑为汪家父子把持,加上青城山所藏六千精锐甲士,里应外合,咱们北凉假如真有吞并中原的野心,或者说朝廷那边逼得太狠了,别的不说,西蜀南诏这一条西线,三月之内,可尽在我手。可陈芝豹既然孤身赴蜀,虽说还没有被封蜀王,暂时还在当那个狗屁倒灶的兵部尚书,但是只要将来他去蜀地治政几年,这一断,嘿,北凉就像一个人腋下生恶疮,抓也不是,不抓也不是,难受得很哪。”
除了言语之间气吞如虎的佝偻老人,还有世子殿下徐凤年,北凉新骑军统领袁左宗,即将出任陵州实职副将军的韩崂山与徐偃兵,并肩而停,一同南望西蜀。
徐骁策马在米仓岭道山路之巅,在春神湖战舰上戴了那顶红狐皮帽后,羁旅途中就再没有摘下过。
徐骁调转马头,“先前禄球儿引荐,我也见过了神往已久的南唐旧将顾大祖,经他这个外人一说,才知道咱们北凉地域不大,还有这么多讲究门道,按照他的方舆纪要,北凉道可化为三区十四块地形,一目了然。按照顾大祖的讲法,北凉占据天下上游,跟各地气息相通,可制天下之命。以前只听义山说北凉在大秦一统后,历史上足足有战事一千二百八十一次,是当之无愧的千战之地,不过义山不信天命鬼神之说,再者我也知义山心底,是不赞成北凉以狮子搏兔之势侵袭中原,再让中原硝烟四起,所以这些年,其实他活得也不痛快。”
腰间佩一柄北凉刀的徐凤年笑道:“师父总说世之才雄,须借知识制之,则豪气不暴纵,可以顺势成事。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良苦用心,不说你在春秋战事里的恶名昭彰,就咱们徐家的出身,就算有黄三甲这老神棍倒腾出什么瑞兆,也根本不顶用,天下士子和民心,都不会倒向徐家。如今读书人尤其是不得志的寒士纷纷拥入北凉,那也是因为北凉打出为中原镇守西北的旗号,给了他们一个台阶下,否则你看谁乐意来北凉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