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五年冬,京都地质院附近,一个穿着人民服干部模样的男人拿着一封信催促着一边脸上有好几处伤的青年。
“快翻译,写的什么!”男人将手里满是英文的信给了青年。
青年边查字典,边磕磕绊绊的翻译出来。
“亲爱的梁,
好久不见非常想你。你已经走了四个多月了。很怀念和你一起爬山的日子。你留给我的杜宾长大了,到了恋爱的年龄,我给它找了个老婆……
你在工程地质,地球力学等刊登的论文,极有学术价值,大不列颠国家地质调查局局长布林顿教授非常欣赏你,想通过我,诚邀你来任职,若是你能来,薪资暂定每月七百镑。
……
等你回来!
最好的祝福
你的奥莉薇亚”
“好家伙,在国外有女朋友了,工资能有七百块!他能不心动?不能让他带队出去了!都给带跑了怎么办?!”男人一拍桌子义愤填膺的说道。
就这样一封信将带队出去考察的留洋归国博士谢宇梁调回停职,遣返回家。
***
几天后,在距离京都一千多公里的河溪大队。
几个妇女在地里边刨冬土豆边唠嗑。
“陈二家最近可是双喜临门,大柱子那懒汉终于要娶上媳妇儿了,夏夏也要嫁人,日子可要好过了!”
“谢家四丫愿意不要彩礼嫁给大柱子,只要夏夏嫁给她哥!稀奇不稀奇,咱附近好久没出现过换亲了。”
“夏夏那丫头就是福气。听说夏夏要嫁的谢家老三是大干部,有铁饭碗,吃的是商品粮!夏夏嫁过去就是城市户口,也能吃商品粮!”
几个人说起了村里要发生的喜事。
话说河溪大队陈二家也算是远近有名的,一个是因为陈二有个出了名的逛鬼儿子陈望柱,另一个就是家里有两个样貌方圆几十公里的姑娘都比不上的闺女。
儿子陈望柱好吃懒做,没哪个姑娘敢嫁给他,二十三了还光棍。
而这俩闺女,一个叫陈夏夏,是陈二的亲女儿,另外一个是陈二的侄女陈秋秋,一个比一个长得水灵。
俩闺女不愁嫁,尤其是陈二的侄女陈秋秋,已经定了城里的亲事,过了年就嫁给县城里坐办公室的干事顾余安,天大的福气。
现在陈家和谢家换亲,陈望柱能娶上媳妇儿,陈夏夏还能嫁城里的干部。
让这群妇女羡慕的很。
“我看他们明面上吹的吧,谢家老三听说二十七了,还没结婚,要真的是那条件,咋到现在都不结婚?啧啧,别是有啥问题?”
“我听说谢家老大死了留了几个娃,最小的才三岁,一过门没婆婆是好,可要伺候一堆人,就夏夏那么娇气能干的了?”
“我看夏夏这情况拿不准,不过她堂妹秋秋那肯定嫁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