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狼胥> 第一百六十九章 凌沺的奏折(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六十九章 凌沺的奏折(续)(2 / 4)

民间各种各样方式,去习练了武艺的人,也都是武人。

这些人中,以武艺吃饭的,不论是打家劫舍、行侠仗义,亦或者只是生活在一个以武为主,都是武人的这么一个圈子里、也就是所谓武林人士的,为数最多。

但自幼习练家传、师传武艺,立志从军报国的人有,只是习武强身健体,求一自保之力的也有。

这其中,前者,也就是武林人士,才是臻武司的整顿目标,也是最需要单立出武籍、订立相关政令管控的存在。

侠也好,非侠也好,武林中人惯于用自己的武艺和兵器说话,而不是依靠官府和律法,讲究个快意恩仇、自由随心。

要不隆武城哪来那么多人,他们并非都是什么恶人,但都是不遵律法之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shā • rén、伤人,然后被官府通缉海捕者,多了去了。

有些是失手,有些杀的是罪大恶极之人,但结果都是一样的。

私下比拼、逞勇斗狠,则为数更多,因此引发的小怨大仇等后果的,更占据绝大多数。

思之种种,加上叫来王鹤等人商议,凌沺大致弄出了四条方案。

首先,便是由大璟、由臻武司,来给武人定下品级,武艺高低给相对清晰的划分出来,并使之具有权威性。

这些有被定下品级的武人,才具备订立武籍的资格。

以此来限制武籍的数量为其一,以这种方式来减少武人之间的私下比斗和争胜为其二。

当然,不如武籍的人,也不是就不让习武了。而是以一种类似科举的制度,三年、五年,有一次武试,给没有品级的人,得到定立品级的机会。

下来便是第二条,那就是拥有武籍的便利和益处,来吸引武人认可、乃至推崇武籍的订立。

首当其冲的,便是私下比拼的被允许。也就是说,有了武籍的人,大璟允许他们自行比拼、争胜、乃至恩仇自行解决。

但是需得在城外,远离人烟的地方,不能干扰到寻常百姓的生活。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更正规的方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