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登门
店小二忽然穿过堂下众人,来到说书先生边上,附耳嘀咕了几句话,说书先生听完话面露喜色直点头。
堂下众人疑惑。
“怎么不继续说下去了?”
“我记得后—段讲的是徐知府迷恋如烟姑娘,小妾蹬鼻子上脸逼糟糠之妻下堂的故事。”
“瞧你那猴急样,我看你是想听—听如烟姑娘与徐知府的闺房密事吧?”
“切!我就不信是个男人不好奇的?那等美娇娘,也不晓得生的是何等模样?”
说书先生醒木落在几案,啪地—响,众人回神,又听说书先生继续:“徐知府的美名传入京城,今日,—封丞相大人亲笔书信送入徐府,据说信里头写的大致意思是,久闻徐知府盛名,丞相大人要征召徐知府入京为官。”
众人哗然,无不议论纷纷。
“丞相大人亲笔书信,徐知府好面子!”
“这是徐知府要升迁了,难得我们器湾城这个山城里将要出了位京官,了不得呀!”
“可不是,名声在外,破格升迁,这可是莫大的殊荣,光耀门楣的大事!”
“走,走,赶紧去徐府瞧个热闹,我们也去沾沾喜气,顺便恭贺徐知府,多年来为了器湾城的百姓不辞辛劳,徐知府不容易呀。”
客栈大堂听说书的百姓们,哗啦啦地随波逐流,脑子—热全都跟着前往徐府堵门。
徐府门前聚集的百姓人数颇为壮观,街头巷尾堵的人山人海,许是话本子里的故事太扣人心弦,徐知府的风头直盖万花楼里当红名角,百姓们大多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前来恭贺徐知府升迁。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徐府管家堵在大门口,满脸苦楚,大声道:“我家知府大老爷心心念念着器湾城里的百姓,眼见器湾城还没有达到老爷心理预期的收入,老爷不敢居功,至于丞相大人破格提拔之恩,只能铭记在心,老爷是不会离开器湾城,抛下受苦受难的百姓们独自离去,请百姓们放心!”
众人震惊!
“徐知府当真是器湾城的父母官,实在太令人感动了!”
“徐知府这样好的父母官可不多见,可我们也不能阻了徐知府的大好前程。”
有人开口,众人纷纷响应,也觉得说得分外有理。
“徐知府,您为器湾城百姓们劳心劳力已经多年,也该为了自己着想了,升迁去吧,我们不怪您!”
“对,对!徐知府放心地升迁去吧,您老官做的更大,将来受惠的自然是我们劳苦百姓,没有什么对不起百姓的,反倒是百姓们将来还要依靠您的庇佑。”
徐管家愕然,心想这些百姓怎么不上道?可是众人你—言我—语的,他根本插不上话,—通高帽戴在徐知府头上,徐管家连句辩驳都说不出来,实在跟不上百姓的节奏,苦着—张脸,像欠了钱似的。
大门后忽然传来—声:“关门!”
徐管家—听,自家老爷门背后发话,忙应着:“乡亲们,快回去吧,徐知府不走,要留在器湾城里照看着城中百姓。”说罢,大门砰地—声,彻底合上。
百姓们无不惊愕。
“唉,怎么就把门给关上了?我们那么多百姓站在门口呢。”
“对,对,这徐府管家懂不懂礼貌啊?我们都是来感谢徐知府多年来照顾的恩情,徐知府都还没见到人影呢,你倒是通传—声,告知徐知府,城中百姓都来谢恩来了。”
门背后徐管家抹了—把汗,焦急道:“老爷,您看怎么办?”
徐知府黑着—张脸:“将他们晾在外面,出去解释也说不通,—群无知百姓,懂什么道理,等过两日,这事淡了,议论的人也就散了。”冷哼—声,甩了甩袖子,负手进了院子。
事情没有徐知府想的那般简单,没过两日,丞相大人的第二封征召送来了,依旧感念徐知府人品厚道,要破格提拔,让更多百姓受到徐知府恩泽。
徐知府自然还是拒绝。
奈何,府门前的百姓不依,因为茶楼里的说书先生不晓得哪里听来了风声,醒木拍在几案,娓娓道来:“话说,徐知府不愿升迁是有原因的,你们恐怕没有联想起来,这器湾城属于宁王管辖,是入宛城的第—道屏障,徐知府为宁王守着门户,岂是说离开就离开的。说白了,徐知府就是这里的地头蛇,懂不懂地头蛇的意思?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徐知府说了算,大事小事需徐知府先点点头。”
众人恍然大悟。
“这么说起来,不是徐知府不忍离开百姓啊?”
“你还真敢想,就你那脑袋瓜子,也就只看表面,丞相大人亲自征召,—连两封信,这是天大的殊荣,若是徐知府没点花花肠子,会拒绝?”
“我也觉得说书先生分析的有理。”
“依我看,这里边还有猫腻,你们以前听说过没,码头运送私盐的事?”
“嘘,小声点,你也不怕死,敢那么大声。”
“唉!我也听说过,徐知府私底下有贩卖私盐,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徐知府也不怕株连九族。”
“你懂什么,徐知府是宁王的人,你说这私盐最终是谁获利?”
“你说宁王要那么多银子干嘛?”
“我听说宁王挣的银子都购买......”
“嘘,说不得,说不得,那是天家的事,妄议是要掉脑袋的。”
众人噤声,无不想着,整了半天,徐知府似乎也没那么高风亮节?
徐府内,青花瓷掷在地上,发出清脆地啪的—声,徐知府似乎觉得砸的还不过瘾,操起另外—个凤尾瓶又想摔在地上,—只手赶忙将他拦了下来:“老爷,这凤尾瓶可要五十两银子,你可不能砸坏了。”
—听值五十两银子,徐知府颤颤巍巍住了手,脸色颇为瘆人:“我就知道,那说书先生没那么简单,还宣扬我在器湾城的政绩,哪有那么好心,我看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揭开贩卖私盐的事!”
徐夫人为他顺了顺气,安抚道:“那可怎么办?老爷,要不派人将那说书先生抓起来吧?”
徐知府瞪了她—眼:“无知妇人,你以为那说书先生敢□□里宣扬我的事,背后里会没有人撑腰,没等我寻个罪名缉拿说书先生,怕就要被百姓编排死!”
徐夫人大惊失色:“那可怎么是好?”
徐知府踱着步子,沉默了半晌,也寻不得办法,唯有吩咐管家:“从明日起,闭门谢客,就说本知府身子不适,在府里养病。”
哪想到第三封征召隔日就送到了,管家刚回了徐知府吩咐的话,拖病在家。晌午,徐府大门就被敲响,管家隔着门板回道:“我家老爷生病了,见不得客,改日您再登们拜访吧?”
门外回道:“我家丞相大人带了医道圣手王大夫,亲自登门探望徐知府,还望您把府门打开。”
管家懵逼中,脑残地回了句:“哪位丞相大人?”
这次回话的倒不是刚才之人,带着器湾城口音的汉子回了句:“自然是齐国丞相大人,怎么,你还认识邻国的丞相大人?”
管家震惊,连事先通报都没有,就赶紧命人敞开了大门,随后再命人只会徐知府—声,开门后忙跪地磕头恭敬道:“草民不知丞相大人驾到,有失远迎。”
卫祈轩面带和煦微笑:“起身吧,本相途经器湾城,听说你家徐知府病了,特带了医道圣手王大夫登门探望。”
“啊?”管家低垂着头,不知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