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暮色下沉的时候,金陵这一场大雪依旧没有要停止的意思,和老先生说的一样,雪下太大,未必是一件好事,路上积雪的厚度已经埋过了脚踝。
屋檐上,轿顶上,石狮子上,摊贩的棚顶上,诸如此类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
有轿子自梧桐街十七巷驶出,抬轿子的人,看穿着打扮是宫里的小内官。
巷子口,小脸被冻得通红的李双双还是送走了她最喜欢的那个人,那人摸了摸李双双的脑袋,并小声嘱咐了几句,就乘轿子随着内官走了。
李双双满脸娇羞,和平常模样大不相同,也不知道那人临走前和李双双说了什么,竟然让李双双生出这般姿态来。
兴庆宫,酒席已经摆了几遭了,如今来往的便是皇族亲贵和皇后娘家的人了,其他的,倒是没有资格在此时此刻相聚欢庆的。
酒过了一巡,常年在后宫养病的皇后今日也小小饮了半盏果酒,满脸红润,看样子也是高兴十分。
同坐的是老皇帝李璟,看不出喜怒,只是羹汤一碗接着一碗,吃的十分痛快。
下首的便是安国公一家,对面的便是各宫嫔妃,各怀心思,饮着酒,吃着菜,好像在等着什么人。
…………
二巡,歌舞退场。
在这宽敞的兴庆宫殿内,早已经升起了几炉碳火,被切成整齐形状的炭块由专门的宫人们一一投入炉中。
他们跪在炉边,眼睛一刻也不能离开,暗红发紫的火苗被他们照顾得很好,殿内的温度也被他们掌控的刚刚好,这是他们的工作,也是他们留在殿内的使命。
齐王李从恪早已经脱去身上厚厚的狐裘大袄,露出里面的华贵衣裳来,今日宴会是由这位亲王一手操办的,比往年更加热闹,排场也更大一些。
期间并没有出现什么乱子,甚至连午宴之上,各家贵公子打架斗殴的事件都没有发生,李从恪是个尽善尽美的人,同样,他希望经由自己的手操办的事件也尽善尽美,所以,没人知道,他为了这场寿宴准备了多长时间。
这是儿子为母亲贺寿,表孝心的好时候,也是儿子做出成绩证明给他的父皇看的的时候。
在京的几位皇子,齐王李从恪是最有希望再登东宫储位的人物,可奇怪的是,老皇帝李璟和中书内阁似乎并没有想要重立太子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