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高兴,圣旨从长安发往边郡,主旨就是一个:大胆上,不要怂,朕与诸卿为后盾!
有了这份奏疏,加上不断增多的军费,边郡大佬们士气高涨,以云中骑为模板,开启了“爆兵”兼“暴兵”模式。
归降的胡人被召集,经过严格筛选,成为汉骑的辅兵。
汉边马场接到命令,肩高达到一米五的战马尽数出栏。
督造马具的堂邑侯忙得不可开交,制造和修补铠甲兵器的武库匠人开始连轴转。
渔阳、辽东和辽西的盐场进驻大批匠人和郡兵,连代王都接到旨意,在盐场中单辟一处,用来提纯精盐。
这样做的结果,已经从实质意义上将盐场同世家高门剥离。
凡是比较识趣,主动献上盐场的高门豪强,天子都会发下旨意,召其族中子弟入长安,以郎官充任宫中卫士。少部分卓有才干者,追随太子为少骑,在未来天子的班底中挂名,只要不自己作死,前途不可限量。
至于不识趣的,进驻的郡兵会教他们做人。
景帝原本没打算这么快动手,只能说事有凑巧,边郡送来的奏疏委实是不小的刺激,甚至起到强心剂的作用。
原本的历史上,此时的景帝已经病入膏肓,匈奴趁机发难,起兵寇边。汉边烽火四起,王庭四角的军队一口气打入汉境,烧杀劫掠,甚至火烧甘泉宫,酿成凌-辱之很。
现如今,随着边郡长安大举清缴探子,匈奴再想刺探长安消息,绝不是那么容易。加上草原腹地生乱,在没有灭掉鲜卑之前,本部骑兵不会冒险南下,大举进攻汉边。
其结果就是,本该汹涌而来的匈奴大军,被鲜卑拖住脚步,忙于清扫残军,尚无暇南顾。汉朝提前同西域联系上,获悉绢帛丝绸的暴利,加上问世就被疯抢的新盐,突然间转守为攻,开始发兵草原。
这样的变化让草原各部措手不及。
骑着高头大马,穿着铠甲,手持铁器的汉骑,带着归降的胡骑,从靠近边郡的草场开始清地图,全力清缴追杀别部,一个劲把别部往草原深处赶。这且不算,还要抢牛抢羊抢马,外加烧帐篷,明摆着不打算给他们活路。
此等残酷的行径,让祭师们回忆起祖辈的凄惨遭遇,那种被燕兵、赵兵和秦兵支配的恐惧。
不过,汉军凶狠归凶狠,主要目的还是练兵,行动中有所克制,除了少数几支强骑,基本不会太过深入草原。
发现这一点,别部为了活命,争先恐后迁入草原腹地。
草场再富饶,能承载的牛羊数量也是有限。大量部落聚集到一起,夏秋时节还能撑住,临到北风呼啸,天气转冷,人和牛羊都将面临粮食问题。
更糟糕的是,有汉朝的斥候混在失散的牧民中间,寻到部落聚集地,确认各处主要水源。
没过多久,部落中的牛羊就开始大量生病,部民也不得免。祭师祈祷无用,从本部请来医匠,诊断的结果是疫病。
以目前的医疗条件,无论汉地还是草原,全都是谈疫色变。
医匠诊断出病情,祭师和首领当场大惊失色,根本没有思考,拔刀就把医匠斩杀当场,其后将患病的部民和牲畜丢掉,带着余下的人连夜逃离营地。
可惜,他们还是不够快。
轰隆隆的马蹄声自身后追来,拉近到射程之内,破风声不断响起,火-箭-如雨飞落,在深秋的草场点燃一场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