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不能‘为万世开太平’,那就‘为往圣继绝学’吧!
“当,当!~”两声清脆的锣声响起,一个太监,拖着尖锐的嗓音叫道:“时间已到,考生停笔!”
所有的考生,全都停下了笔来,随后,便有几个宦官小太监,从广场后面,一排一排的,将所有的试卷,全都收了起来。
随后,考生便在现场的护卫的引领下,朝皇极殿大门口龙椅上坐着的朱由检行礼后,退出了皇极殿,朝紫禁城午门走去。
在离开午门的时候,所有的考生,还在城门口的宦官手上,拿到了一块干粮,一截竹筒装着的清水。
离开午门,等到大哥宋应升后,宋应星两兄弟,很快便又回到了落脚的客栈,倒头便睡。
殿试放榜,还得三天时间,而这三天时间,则是翰林院翰林学士和内阁辅臣,最忙的时候。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的试卷,都得由翰林学士和内阁辅臣,来评分。
以往,都是每个内阁辅臣,带着几个翰林院的学士,分得一些文章,将之评分之后,禀奏给皇上。评为优异者,还需单独具名上奏,并且是连同士子的卷子,一起呈递上去。
而所有的卷子都评阅完后,才会由内阁辅臣,最后商量决定,评出一二三甲,并上呈给皇帝亲自审阅。
同样的,跟被评为优异者的士子一样,排名靠前的十个学子,同样要将所有的试卷,一起呈送到皇帝那里,由皇帝亲自评阅。
只不过这一次的殿试,跟以往的惯例,又有些不一样。
评分的,依然还是由内阁辅臣和翰林院学士组成,只不过评分的规则,却从优异、优、良、中、下这五等,变成了百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