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转身便往外走,他现在觉得这里很不安全,尤其是陈琳这个阉人带来的那一队内侍,赤手空拳的施平感觉到了危险。他现在非常的后悔,这两年自己有些飘了,怎么会如此不小心,让自己陷入困境。这可是封建时代,上位者为了皇权,兄弟都可以杀,何况是自己这个无名无份私生子。
没想到刚一转身,就着见内侍陈忠带着十几个内侍和宫娥,正簇拥着寇珠儿从外面进来,最可怕的是后面跟着两个保姆,手中还抱着他刚刚满月的两个双胞胎儿子。施平心里咯噔一下,顿觉自己作茧自缚,把一家人都陷入困境之中。难道刘娥公开他的身份,目的是想把他的儿子带去汴梁当做人质?这可不行!想到这,施平感到绝望的同时,也怒火中烧,他猛的转过身来,恶狠狠的盯着陈琳,一字一顿地问:“陈琳,太后意欲何为?”
陈琳神情复杂的看着施平,这次来广州,所见所闻给他的震撼实在太深,短短不到两年,广州城就被施平建设得如此兴旺!再过几年,他不敢想象会繁华成什么样子?说实话,这位大殿下的能力比官家强太多了。听到施平的问话,陈琳收回思绪,恭声说道:“奴才陈琳,见过大王!太后和官家听说大王喜得两位麒麟子,特派三司使任部堂,宗室子弟赵允宗以及奴才前来道贺,同时送回玉牒,恢复大王的宗室身份。大王,奴才已经准备好了汤水,大王先请沐浴更衣,再进殿接旨……”
“闭嘴!”施平惊疑不定斥道,“施某不是什么大王。对恢复宗室身份一事也没有兴趣。陈公公,带着你的人请回去转告太后和官家,施平说过姓施,这辈子都不会姓赵。如果太后和官家还不放心,施某这就出海,去南海找个岛子隐居不再回来了。听着,告诉太后,别打我孩子的主意,否则就是不死不休!哪怕血溅当场,施某不可能把孩子交给你们!”
说着,他把茫然无知的寇珠儿和孩子护在自己的身后,对着廊下那些内侍喝道,”陈琳,让你的人马上闪开!我这就带家人离开广州,谁敢拦我去路!别怪施某手下无情。”说着带着寇珠儿就要往外闯。
听到施平的话,本来感到奇怪的寇珠儿,想到施平的身世,顿时理解了施平现在如此激烈的反应。明白了一家人现在的处境。她心里砰砰乱跳,惊慌间还记得一把从保姆手里夺过孩子,抱在怀里紧紧跟在施平的身后。
“等等!”
施平的反应让陈琳有些懵逼,等明白施平的话,赶紧上前拦住施平,说道,“大王,你误会了!”
“别再叫我大王,滚一边去。”施平对着陈琳怒道。其实他是色厉内荏强撑着,并不敢先动手杀出门去,毕竟自己的妻子和孩子都在身后,实在让他投鼠忌器。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想憨牛,这小子从来是枪不离身,有他在就有几分把握冲出去。
“施公子,请稍安勿躁!听奴才解释。”陈琳只好改口,他能理解施平现在的敌意,官家的做法实在有些匪夷所思,搁谁身上都会起疑心。他赶紧说道,”这里没有谁敢把两位小公子从您身边带走,您误会奴才了!奴才之所以把尊夫人和小公子请来,也是为了方便接旨。实不相瞒,恢复大公子的身份是皇上的决定,太后也是同意了的。官家对太后说大公子这些年造福天下屡建功勋,无愧为宗室子弟。曹氏是曹氏,公子是公子,因为母亲的罪孽继续迁怒于您,对您不公平!奴才出京之前,朝廷已经把曹氏当年的罪过,以及您自愿来岭南为母亲赎罪这事的来龙去脉,通过邸报昭告天下。公子请放心,没有谁胆敢加害于您和您的家人。”
施平稍微平静了一点,放缓了语气说道:“陈琳,官家和太后的好意,在下心领了。但他们没必要这么做!请转告官家和太后,施平不愿以恢复宗室身份,否则就是不忠不孝。俗话说:生恩不如养恩大!施太医虽非施某血亲,但他把我养大成人,授我学问。于情于理,施某都是施家之人,圣旨施某是不会接的,这样做有违孝义!施某这就辞官出海,今生不再回来。告辞!”
养恩大于天,生恩不如养恩大,这是自古就有定论的了。施平这话没毛病,陈琳张口结舌,一时间不知如何劝说。
“大王此言差矣!”
陈琳还没想好词反驳,就听身后传来一个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任中正和潘行周从里面走了出来。见到任中正和潘行周,施平松了一口气。这两人他还是比较相信的,这时他才相信刚才是误会了。
几人见礼之后,任中正继续说道:“据老臣所知,先帝这么做,并非遗弃了大王。毋庸讳言当时的情况特殊,大王处在风雨之中。先帝也只能把你送走,才能保住大王性命,先帝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宁愿骨肉分离,也不愿意见大王受伤害。先帝此举,可称得上父爱如山啊!更何况,养育你的希圣先生本就是先帝的臣子,他受先帝重托抚养大王,尽忠职守本就是做臣子的应有之意。当然,大王感谢希圣先生也是应有之义,但是不能本末倒置。大王本是先帝的血脉,认祖归宗才是正道。难道因为先帝把皇位留给今上,大王心中有怨才不愿意认祖归宗吗?这样做既辜负了先帝的期望,才是最大的不忠不孝啊!大王,您难道忍心看着这两个无辜的孩子,将来跟您一样,也背上不忠不孝的骂名吗?”
此言一出,轮到施平哑口无言了。这一瞬间,他突然醒悟过来,领会到刘娥今日此举的深意了。刘娥把当年曹氏做的丑事公开,一来为自己出了一口恶气,让曹氏在史书上留下骂名,永世不得翻身;二来是为赵祯的皇位背书,刘娥把当年赵祯成为皇太子的原因摊开来讲,摆在明面上就是为了杜绝施平将来有谋反的借口。
与此同时,刘娥既向世人表现她的大度,又用邸报公开了施平当年的承诺,让全天下的士大夫来监督他兑现承诺。好一个釜底抽薪之计!这简直就是公开的阳谋,根本不给你反击的机会。不过施平想错了!他根本想不到这主意其实是出自那位仁宗皇帝赵祯的手笔。皇太后刘娥不过是帮他完善了这个计划。这些年,施平表现出来的能力越来越出色,随着年纪的增长,已经逐步尝到权力滋味的赵祯其实有了些危机感。
施平实在是太出色了!连他的学生都非同一般。虽然赵祯对自己这位同父异母的大哥有些好感,但并不意味着赵祯就能够容忍自己的皇位受到威胁。不过赵祯有自己的生存哲学和帝王之术。他比任何一个皇帝都爱惜自己的名声,也不愿意手上沾上亲人的鲜血。一般来说,为了皇室形象,帝王喜欢掩饰宫中丑闻,但赵祯这次却兵行险招,反其道而行。他干脆把当年的丑事公之于众,同时让施平认祖归宗,表现出自己的仁慈。
这样一来,赵祯既有大义的名分,又落下个好名声,就是曹家也无话可说,赵祯恢复施平的宗室身份,曹玮这个做舅舅的,也只能对皇上感激涕零。把一切隐患都扼杀在摇篮之中。施平这个穿越过来的扶贫干部,哪懂得这么多封建时代的弯弯绕绕。
现在,任中正说出的理由他无力反驳。要知道”礼义仁智信”是这个时代的做人准则。他现在不得不接受赵祯这份好意,认祖归宗同时也等于公开承认了赵祯皇位的合法性。否则施平就是不忠不孝,会被世人所唾弃。这就是赵祯所谓的”仁君不shā • rén,只会诛心”的真实用意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