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问道无常> 第八十二章 弘道终南(十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 弘道终南(十三)(1 / 1)

“咱这终南山一带虽然老百姓一向都信道,不过这能容纳几十人同时听道的庵堂可从来还没有人建过,咱这是不是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啊?”说这话的是三十来岁的王二牛,他是马钰他们来终南山后第一个前来学道的。说这话的时候他正和李子和准备进山里寻些木料来。

和李子和一样,王二牛也是一把做活的好手,身强力壮,此时手里拎了一把开山力斧,腰间缠了指头粗细的绳子,把腰板挺得笔直,正大踏步地向前走着。他对这一带的山路十分熟悉,此时带着李子和一路寻来是轻车熟路,就好像整个山林都是他家的一样。

李子和一边漫不经心地听王二牛说话,一边用心打量着路上可用的木材:路两边最多的是葱茏的灌木,枝干太细不能用;再往山坡上看倒多得是高大的松树,不过正长得枝繁叶茂的树木也不能用,这些都是临出发之时师父嘱咐过的,所以此时虽然李子和手里也拎了一把斧子,不过一直到现在却一直都还没有开斧伐木。

“李师兄,你说师父这树也不让砍,那树也不让砍,却什么时候才能找够木材啊?”王二牛此时也在山中寻找很久,每每看到粗细正合适的树冲上去就想要将其伐下,可是等李子和过去看了之后却是摇摇头,两个人只好又继续向前走去。

“师父说只找那已经濒死的树木来用。”李子和说道。

“这却难了!”王二牛一听李子和这样说,只好又垂头丧气地走下山坡来,和李子和继续向前寻找着合适的木材,“这满山遍野虽然多的是枯死的树,不过这一时却到哪里找去?”

“慢慢找总会有的。”李子和虽然说着慢慢找,脚下却一点儿都没有慢下来的意思,倒是脚下生风走得飞快,王二牛只好也连忙跟上,又说道:“师兄,你跟着师父时间长了,当然比我更熟悉师父的性情,师父说要什么样的,我们自然要找什么样的,否则费半天力气反倒惹师父生气,岂不是白忙活?”

李大和看了王二牛一眼,笑了:“我遵从师父的教导,却并不只是为了让他高兴,师父说的是对的我当然要听。”

“那是那是!”王二牛连忙应和道,“他是师父嘛,说的话自然有道理!师父说的话我也是听的,否则我怎么现在连屠户都不当了,却每天跑到山里来伐木材卖?”

原来王二牛是镇上的屠户,每天就在四乡八村收些牛羊猪狗杀了来卖,日子虽然并不是大富大贵,但是也过得很是滋润。但是没想到就在前不久,中秋前后生意正忙的时候,在宰了一头巨大无比的山猪之后,他的右手突然抖动不已,别说拿刀子,就是吃饭的筷子都拿不住了。他可是家里的顶梁柱,这下可怎么得了,所以立刻就四处求医,无奈那些郎中却连病因都说不上来,更不用说给开出药方来了。更有甚者,有的上年纪的郎中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阴森森地说道:“二牛,想必你杀的那头猪成精了,来找你报仇来了!”那个神情吓得王二牛激灵灵打了个冷颤,浑身直起鸡皮疙瘩,从此索性连郎中都不看了,每天只靠着媳妇沿街卖些瓜果度日,可是这瓜果却是有季节的,眼看天气渐冷瓜果断货,这日子分明就是快要过不下去了。

那天王二牛走出村子,想要寻思找些谋生的路子来,可是人越发愁却越是没有办法,手也就似乎抖得更厉害。正在这个时候他看到对面路上走过来一个人,发髻高耸,道袍飘飘,看上去很有几分潇洒超然。那人来到他跟前,不经意般地用眼睛看了一下他的右手,轻声说道:“杀孽太重,断杀为药。”

“道长,我这手可还有救?”当时王二牛看着眼前那个宽厚长者,只觉得他亲切和善,不由脱口问道。

“有救。”那人说道。

“怎样救?”

“断杀!”

“道长,我已经好几天都没有生意可做了!”王二牛皱着眉头说道,“往常轻飘飘的就能拿起刀子,现在却是连筷子都拿不起了!”

“断杀,指的是你要断绝心里的杀念,杀念不灭,哪怕十年没有生意做也无济于事!”那长者循循善诱地说道。

这长者就是马钰,王二牛是他来到终南山后遇到的第一个当地人,有意无意中的几句话,治好了令王二牛十分困扰的右手,屠户王二牛从此成了樵夫王二牛,重阳祖庵那儿也有了一个无比坚定的追随者。

刚一入冬,天气还没有来得及冷的时候,庵堂就建好了:灰色的墙壁、灰色的屋檐,古朴拙重,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和谐,大小房屋一共有里外五间,中间的一间最是宽敞明亮,是弟子们平时读经、上课的地方,左侧两间是弟子休息之处,如今出家弟子又多了五名,和李大乘、李子和分别住在这两间庵堂里;马钰住在最右侧的一间最小的房子里,这个房子却最是幽静,正适合马钰恬淡好静的性子。

整个庵堂的布局完全按照马钰当初的设想,结合了龙门山庵堂的优点,又把终南山的地势特点考虑在了其中,因势造型,极其自然地嵌合在终南山的怀抱之中。庵堂建好之后,马钰背着手在堂前堂后看了好几遍,喜悦和欣慰的神情抑制不住地从他的眼角眉梢流露出来,嘴角轻轻上翘,是丝毫不加掩饰的笑容。李大乘陪在他的身边,看得出来师父的心情是非常之好。

“师父,这如今总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李大乘说道,想起从龙门山往终南山一路赶来时的辛苦,看着现在的成果才觉得那些辛苦也总算没有白受。

马钰微微点了点头,带些意犹未尽的意思:“这却只是个开始。”他一边说着一边抬头环视四周,目光深邃悠远,李大乘觉得师父此刻是看向了这终南祖庵以后十年甚至几十年后的时光。

“师父是有一个更大的计划?”李大乘不由问道。如今这终南祖庵和龙门山的重阳会比起来,在建筑上只有重阳会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本是祖师故里,师父若一心重振,势必在规模上要胜过重阳会才是。

“不错。”马钰说道,然后就迈着缓慢的步子向山坡上走去,此时他们来到一座高高的山坡之上,距离崭新的庵堂有几十步的距离,远远看去,庵堂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竟自有着一种沉稳的大气。马钰细细看罢,沉吟着说道:“这里原是祖师故里,庵堂的规模与气度自然应与别处不同。只这一座庵堂又如何能容得下将来我们全真派在此地的会众?总要再建几座来才够!”他一边说着,一边便在空地上用步子丈量起来,一边就把自己对整座建筑的布局慢慢讲了出来,庵前庵后,门第重重,祖庵的整体布局竟然是比重阳会要宽宏几倍,更将神殿也规划了好几座,并将设专殿将重阳祖师的墓地连为祖庵一体,以供后世弟子瞻仰供奉。

马钰一边说,一边将目光投向山外极远的地方,冥冥之中觉得师父也定然是十分欢喜的。“全真之发扬,当然首在终南祖庭。”马钰最后说道,“当年我答应师父要弘扬全真一脉,唯有将这终南祖庭建好才不负师父的厚望。”

李大乘一听,才明白师父对这祖庵原来有这么宏大的设想,细想之下他却也承认,这终南祖庭原本就应该在全真教之中占据如此重要的位置,就算有再大的规模也并不为过的。不过,他细细估量了一下之后,觉得按照目前他们的人力与财力,这样的规模却恐怕三年都未必能够建好。

李大乘这样想着,就不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想到马钰却摇头说道:“你低估了我全真一派的影响力!按现在会众的发展速度来看,不出一年重阳祖庵必定能够初具规模!”此刻,他却一改往日的柔和,脸上与话语之中都显出前所未有的坚决来。

初冬的阳光照下来,马钰的整个身形都笼罩在一片淡淡的金光之中,李大乘看此时师父的样子,仿佛是一下子年轻了许多,整个人看上去是神采飞扬、胸怀斗志的,与往日自然是大不相同。想来创建重阳祖庵原是他多年以来最大的心愿,此时看到心愿将了,又怎么会不欢喜呢?

正在此时,他们遥遥地看到山路入口处人影晃动,在此处看着是一片黑色交织着少许红色的一堆,倒好像一块浓重极不成形的黑云镶着些奇怪的红边快速地向这个方向压了过来。

“师父,那好像是官府的人!”李大乘一怔,辨认着那衣服特有的颜色说道。

“官府?”马钰的脸色不由一沉,想起之前在龙门山时官府屡次造访,最终却也是有惊无险地建成了重阳会,他不由说道:“或许,他们只是来例行公事?”说着就带着李大乘迎了上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