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阁>历史军事>问道无常> 第三十八章 惊动朝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惊动朝野(1 / 1)

青松观里举行的这场祈雨法事还没有进行到一半,天空就飘飘洒洒地下起雨来。本来在殿外正在随着叩拜的老百姓此时看到雨点轻飘飘地落下来,简直比见了久未谋面的亲人还高兴,很多人嘴里说着:“快看,快看,真下雨了!”干脆连跪拜都顾不上了,都站起身来忙不迭地伸出手去接住雨点,个个脸上喜笑颜开。

“俺的个亲娘哎!”玄诺刚才还在不断地质疑,此时见了这好像突然应约而来的雨点,脸上是既惊奇又佩服的神情:“这也太神了吧!我说志和,如果请邱道长召唤个神兵神将什么的,是不是也能真的召来?”

卞志和听玄诺说的不太像样,只是瞪了他一眼,没说话。

虽然殿外的百姓此时出现了这样的骚动,但是殿内的法事却是一点儿都没有受到影响,正在按着科仪四平八稳地进行着。只是此时人们听着,那鸣响的法器之声更加有如天籁,法师的唱诵毫无尘凡之气,恰如在天空飘荡的仙音一般。

一天的春雨绵绵,青州地区大旱日久,此时逢着甘霖,天地间的生灵、树木突然之间就好像长了许多精神一般。

祈雨之后,邱处机仍然每天按时为青松观里的道众讲经论道,只是此时却不再像之前那样清静,因为祈雨灵验一事让青松观的名声大振,不少信众前来烧香拜神,更有不少人等在讲经堂外想要看看传说中的邱道长的真容,原本极为清静的小道观现在每天人来人往。尽管邱处机性情极好,只是过多的和人攀谈,发现很多人只是出于猎奇心理,问自己的问题也十分芜杂,实在多是世人生活中自己惹出来的烦恼,听多了未免有妨清修,邱处机心中想着要尽快结束这里的讲经,好快些离去。没想到过了大概半个月之后,却又有人前来拜访,这次邱处机更无法推脱了。

那天清晨,青松观还笼罩在晨曦之中,只见一乘小轿飞一般地来到青松观前,小轿刚停,立刻有两个差人飞跑到观前急切地拍打山门:“开门,开门!知县大人到了!”

没想到这两个人的话音还没落,只见从轿子里出来一个人,这人四十岁年纪上下,下了轿子之后连忙抬手制止道:“王七,赵六,不得鲁莽,不要惊动了真人的清修!”

“是,大人!”那两个差人齐声答应道,手下拍门的力道不由就放轻了,虽然是放轻了,可是急切却和刚才一样。

这时只听山门吱呀一响,玄礼走了出来,一看门口站着的是官府的人,他心里未免觉得惊奇,不知道自己这小观中有什么事惊动了官府,于是拱手作礼问道:“二位官爷,不知到此有什么事?”

“听说你们这观里有一个叫邱处机的,快把他叫出来见我们家老爷,我家老爷有急事!”王七和赵六原本都是在当地地面上威风惯了的,此时就颇有些耀武扬威地说道。

“混帐!”玄礼还没说话,突然听到不远处有人轻喝一声,然后就看到一个身穿淡青色长袍、面色白净的中年人急步走了过来,对着两位差人喝道:“不会说话的东西!”说着一手一个,把两个人都拨拉到旁边去了。

“官爷有礼了!”玄礼心里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这来人究竟是何方神圣,不过虽然这人没穿官服,但是看那行为作派却绝非当地普通百姓,于是行礼说道。

“哦,小道长有礼!”那中年人微一拱手说道,“我是当地县令吴孚,听说这青松观来了一位高道邱处机真人,前段时间祈雨十分灵验,不知道邱真人现在还在不在观中?如果还在观里,烦请引我一见。”

“邱真人?”玄礼一听这人如此称呼邱处机,不由心想:“看来真是人的名,树的影啊,这才几天的功夫,这位邱道长就升格成邱真人了!看来就算是修道也得有真本事才行啊!”心里虽然这么想着,可是一点儿都没耽误他嘴里答应着:“在,在,您请随我来。”一面就把这位自称县令的人请进了青松观。

玄礼把那知县带到了客堂,李通玄是每天都在客堂的,这时听玄礼禀告说是当地知县前来拜访邱处机,一面亲自准备茶水果品接待,一面就让玄礼去请邱处机,忙碌着的时候心里不由地想:“我来这青松观修行也有十余年之久,这官府和我们观里却从来都没有什么来往,更别说县令大人亲自前来拜访了!唉,真是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当时心里不由就更起了好好修行之心。

此时邱处机刚刚用完早饭,正准备今天上午的讲经,听玄礼说县令来访,知道定然是为他前段时间祈雨的事惊动了地方,只好暂时把讲经的事交给尹志平,自己来见县令。还没进客堂,却见客堂外已经排列起了装束整齐的衙役,此时个个凝神肃立,把原本想进去办事的道士都远远地赶了开去。

邱处机一见这种情形,轻轻摇了摇头,转身想走,客堂里的李通玄看到了,连忙迎出来叫道:“邱道兄快请进,这位是县令吴大人,特地来拜访道兄的!”

那县令一听说是邱处机来了,连忙抬头观看,先是仔细端详,然后就频频点头说道:“不愧是众人传说的邱真人,果然是一派仙风道骨,为我们这些俗世之人所不及啊!”

邱处机见县令如此高抬自己,也连忙拱手说道:“吴大人客气了!贫道久居深山,平时只以清修为要,只不过是一介山野村夫,哪里谈得上什么仙风道骨!”

那吴县令和邱处机攀谈了几句,大意不过是问邱处机曾经在何处修行,曾经师从何人等,邱处机如实告之,吴县令随后流露出来的表情似乎对邱处机极为认可,所以过了不大一会儿,他就说道:“不瞒真人说,我此次来却是奉了皇上之命前来请真人赴京的。”

原来今年春天的大旱并不仅仅局限在青州当地,整个山东界内、河北甚至京城周边地区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干旱,各地急报旱情到京,当今皇上忧心忡忡,但一时却也束手无策。

当今金朝皇帝即是有“小尧舜”之称的金世宗,金世宗名完颜雍,他在位之后,一改海陵王之时的全国征战乱局,以仁治世,金朝逐渐走入了全盛时期。与海陵王只顾对外侵略扩张疆土大为不同的是,金世宗十分重视国家内政的治理和关注百姓生计,尤其重视积极推动农业生产,所以在他即位之后天下老百姓的生活也在逐渐安定下来,慢慢走出往年兵荒马乱的战争阴影。

皇上既重视农业生产,所以对各地的春种秋收情况自然颇为关注,当各地旱情连续奏报上来时,原本就深谙汉族文化的金世宗在督促各地官员尽力想办法缓解旱情的同时,居然效仿汉人,像模像样的发了一个《罪己诏》,在诏书中对自己即位以来的不当言行、举措等等都进行了极为诚挚深刻的反思和忏悔。可是即便如此,各地灾情的奏报却还是雪片般传来,把个一心想治理好国家的金世宗急得天天召集文武大臣们来想办法,可是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大家原本都是只管地上和眼前的事,此时这天下大旱那可是老天爷的事,谁能管得了啊!虽然管不了,但是现在皇上提出这个问题来了,大家没有办法也得拼命想办法,想不出办法也得装想出来了,所以一时人多嘴杂,出什么主意的都有,除了把金世宗搞得更加心烦意乱之外,却是什么作用都没有。直到青州的喜报传来。

金世宗看到青州知府奏报当地旱情在经过一天的春雨之后完全解除,当时龙颜大悦,可惜的是这青州知府在奏报里却没有说旱情是如何缓解的,金世宗在欢喜之余还是心存疑惑:难道朕的天下只有青州这区区一州能够得到老天的护佑,其他地方的百姓就只能继续承受这灾情之苦吗?他在心里暗自责怪青州知府奏报不详,本来想派人让他再详报上来,可是青州距离京城将近千里之遥,一来一回万一他再漏报了什么,岂不是耽误了许多时间!金世宗情急之下派了快马急召青州知府来京。

那青州知府姓谢名文举,虽然叫文举,却是个武将出身,做知府是近几年的事。这谢文举此时年近六十,人长得瘦小枯干,平时极少进京,此时奉了急召来京,一路之上也顾不得辛苦,日夜兼程赶到京城来见金世宗。

金世宗见了谢文举,来不及问别的,直接就问他青州的灾情是怎么得到缓解的。

谢文举连日来急着赶路,此时风尘仆仆地赶到了,虽然说是为了见皇上匆匆地在殿外整理好了仪容,不过这身心的疲惫一时却还没有缓过来,再加上一直官职低微极少见皇上的面,这次来到大殿之上皇家威仪让他心中难免有些不寒而栗,先已经有几分晕了,原本以为皇上急召他来有什么要紧事,一听说是问青州灾情是如何缓解的,他眼睛眨了眨,想都没想就说道:“启禀皇上,这灾情得到缓解是因为下了一天的雨!”

“今年遭受旱情的何止青州,为什么只有青州下雨?”金世宗问道。其实他心里想的还是那句:难道朕的天下只有青州能够得到老天的护佑吗?可是身为皇上当着满殿文武这话却实在没法直接出口,所以他直眉瞪眼地看着谢文举,指望着他能机灵点儿,领会到自己的话中之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