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秉心中不由暗叹。
他的这位族弟总能找到堵住汤诚的法子,且乍一听完全合情合理,找不到漏洞。
楼喻俯视着汤诚,对他微微一笑。
他还得感谢汤诚提出这个建议。
成为东安王后,他势必要加深对八州的掌控。
楼喻正想着如何剔除一些无能且没有忠诚的官员,汤诚就给他递了一个枕头。
他怎能不感谢?
汤诚不由抽抽嘴角,越跟楼喻打交道,他就越发觉得楼喻此人滑不溜秋。
既然文臣这边路子走不通,那就走走武将吧!
霍家翻案已成定局,汤诚继续反对并没有任何意义。
倒不如先将自己从这件事里摘出来,届时再谋其它。
早朝结束后,楼秉下达谕旨,传至包括江州、宜州、莱州在内的其余多个州府,调十数位官员入京担任要职。
楼喻回到行馆后,便写了一封信,交待人事安排。
他手下不少人经过历练,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既然掌管八州,他自然希望八州都是自己人。
现在调走三个,他需要补充三个过去。
魏思担任宜州知府,沈鸿担任江州知府,吕攸担任莱州知府。
除此以外,沧州知府由方临接任,楼喻打算将范玉笙调到庆州总衙任副衙长一职。
总衙建立时,设衙长一名,副衙长两名。
楼喻是衙长,其中一位副衙长由杨广怀担任,另一位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
范玉笙在沧州历练两年,能力也不俗,调来当副衙长合情合理。
吕攸原本只是庆州府衙的一个小司工,追随楼喻后,他一直在不断学习,而今已成为楼喻手下一员干将。
但他一直在工部打转,到底不能彻底挖掘他的潜力,派出去当几年知府正好锻炼锻炼。
沈鸿同样如此。
不过这两人手底下还有不少工程项目亟待解决,未来的一段日子里,他们肩上的任务会非常重。
所幸这几年,魏思他们培养了不少人手,加上之前范文载吸引来的人才,这几人调走之后,会有合适的人替补上来。
楼喻写好信,让人快马送回庆州。
适时冯二笔来禀:“殿下,越王遣人来邀请您过去一趟,您去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