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这日一大早,饶是桃依来催了两回,元书意还是赖了会儿床,才起来。
整装出来就看到门口的小庭院里站齐了人。
“怎么今儿个人这么齐?”元书意打趣笑道。
“今日是府里的大日子,咱们也一道来给少夫人请个安。”桃依站在一排人的最边上,带头给元书意规规矩矩行了个礼。
“都好都好,”元书意从袖口掏出一叠银票来,挨个儿发,“每人拿一百两,今日遇着哪儿要添置的就拿着这个去花,花剩了自己拿着就好,晚间准你们去和父母团圆过个节。”
那几个前几日新添的小厮眉开眼笑地接了。
“多谢少夫人——”
这几个都是府里的家生子,父母都在高家当差,走动方便。
“二位厨娘看着添置,给家里老小也添点东西,今晚就不必忙活了,咱们都到府里的大堂去用饭。”将银票给了两位厨娘,元书意先让她们下去了。
“至于你们仨,”元书意看着桃依石坐箬茸,一人也给了一百两银票,“今日你们就多忙活些,替我走动走动。”
因着越卫越末都在外院,元书意将他们的二百两银票递给了桃依,让她代为发放。
又聚着一道吩咐了几句,元书意就让小厮们都散了。
余下桃依石坐箬茸三人,元书意吩咐了:“箬茸你到账房去看着,今日高府所有人等的支银你负责。”
又将账本给了她,才让她过去。
“桃依你去中馈,清点好每个院里的赏物,让人赶紧送过去。”
桃依应下,拿了元书意的牌子也出了门。
只剩下石坐一人在她跟前候着。
“身上的伤好利索没?”元书意让他跟上,也往外走。
“差不多。”石坐淡淡一句,跟在元书意身侧。
元书意点点头:“李家村那边没什么动静,你放心吧。”
“嗯。”石坐轻轻应了一句。
元书意看了他一眼,看他似有心事:“你若是有什么难处大可与我说。”
“无事。”
看他不愿多说,元书意不勉强,带着他就往这边的马厩去。
一看只越末在,元书意交代道:“送他到新宅去,你再绕到高门钱庄去看看大掌柜回来没。”
说完才与石坐吩咐:“这几日你且在新宅那处住着,人我都安排好了,等我搬过去咱们再商议咱们的事,你看可行?”
石坐看了越末一眼:“你既然都安排妥当,我还能如何。”
说完就上了马车。
等元书意再绕到中馈,桃依已经将东西都统分好了。
“少夫人,这些都是今年新进的料子,您看行吗?”看是元书意,桃依指着一旁堆在长桌上的布匹问道。
看着这屋里几张长桌上堆满了布匹宝盒,元书意说道:“你安排就行,我上楼去看看。”
上楼前元书意又绕到中馈管事那边要了几个丫鬟,带着到了二层。
二层存放的都是府里每年进的日常用品,看着寻常,可也缺一不可。
看了一圈也没找着自己中意的,元书意又往三层去。
这一层堆满了封条封住铜锁锁住的大箱小箱。
“你来开一个。”元书意让跟在身边的丫鬟去打开了其中一个贴封条的。
丫鬟虽有犹豫,但碍于元书意的身份,也只好上前去撕开封条,将箱子打了开。
是些珠花首饰。
拿起一撮放手里看看,品相俱佳,是好东西。
“再开旁的几个。”元书意瞅见还有几个只贴了封条没上锁的,让人去接着开了。
这几个箱子开了,是些珠串玉佩戒指项圈。
这么一看,中馈里居然也存了挺多值钱的东西啊。
“将这一层所有只贴了封条的箱子搬到这儿来,都开箱。”元书意找了处椅子坐着,让几个丫鬟将箱子都搬过来。
等这数十个大大小小的木箱都打开后,元书意也已经磨好了墨,拿了一叠红纸条,唤了个懂写字的丫鬟过来坐下,让她给每张红纸条标明了府里几个公子小姐的名号。
“听说昨儿个公子小姐们都回来了,你们在中馈也算是做了许久的丫头,这几位还是认得的吧?”元书意边问,边弯腰去查看这些个箱子里的东西。
“认得。”这四五个丫鬟甜甜回道。
元书意满意点头,又让人拿了几个空箱子过来:“这些开箱的,什么珠宝首饰,玉器玩意儿,挑出那些个女儿家用的,平均分了三份放这三个空箱里,装满即可。”
“再挑些男孩儿用的,分成六份,也装满箱,再给贴上红封条,都抬到一楼厅里,等会儿你们再跟我送去。”
几个小丫鬟依旧甜声答了,手脚麻利地将那几个空箱都装满。
看着眼前箱子抬得差不多了,元书意挥挥手,唤了方才写字那个丫鬟过来:“将这些剩下的都腾满箱,封上中秋二字,也抬下去。”
吩咐完又看了一圈,才下了楼。
到了二层里又让几个丫鬟装了六箱笔墨纸砚,又装了三箱胭脂水粉,才下了一层。